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16 12:12:37
6月15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小米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將于6月19日召開的2018年第88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中審核,如果在6月19日順利過會,那么小米將創下A股IPO史上的多項先例。目前多家賣方機構分析認為,小米此次發行CDR的規模將達300億元人民幣。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
6月15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小米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將于6月19日召開的2018年第88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中審核,6月19日也是端午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從首次遞交CDR發行申請到上會,小米僅花了12天時間,而之前被認為是閃電上會的工業富聯從首次遞交IPO申請到上會總共花了35天。
如果小米在6月19日闖關成功,成為CDR發行第一股,那么將創下A股IPO史上多項先例,如公司股權結構上含表決權不一致的AB股、未拆除VIE架構、以CDR+港股的方式IPO等。
6月15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小米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將于6月19日召開的2018年第88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中審核。
在6月7日,小米首次遞交了CDR發行申請,這就意味著,從首次遞交CDR發行申請到正式上會,小米總共只經歷了12天,而之前被市場認為是閃電上會的工業富聯從首次遞交IPO申請到上會總共花了35天。
據Wind資訊統計,在目前排隊的近280家擬IPO企業中,只有4家企業首次公告招股說明書的時間是在今年,在2012年~2017年間首次公告招股說明書的企業多達274家,更有3家企業的首次公告招股說明書是在2012年之前。
在6月14日,發審委就小米的首發申請給出反饋意見,一共羅列了多達84個提問,字數超2萬字,從各個環節對小米此次發行CDR進行了嚴格問詢。
從證監會和滬深交易所最近發布的一系列針對創新企業發行股票、CDR的相關細則看,強化了對創新企業的減持約束,對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加強監管,在公司實現盈利前不得進行減持。此外,政策還強化了創新企業的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
目前距小米是否成為“CDR第一股”這一懸念揭曉還剩4天時間。
如果在6月19日順利過會,那么小米將創下A股IPO史上的多項先例,如公司股權結構上含表決權不一致的AB股、未拆除VIE架構、以CDR+港股的方式IPO等。
如果過會,小米CDR的融資規模會有多少呢?
6月14日,證監會披露了小米CDR招股書的更新版本,小米此次CDR的發行規模對應的基礎股份占CDR和港股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7%,且本次發行CDR所對應的基礎股份占CDR和港股發行總規模比例不低于50%。
根據這7%和50%的比例來測算,目前多家賣方機構分析認為,小米此次發行CDR的規模將達300億元人民幣。在A股歷史上,這一首發融資規模將進入前10位,并有望超過國泰君安,成為2011年以來A股募資規模最大的IPO。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一些券商機構對小米的上市已經做好了準備。新財富分析師集中的國泰君安、廣發證券、天風證券都已經發布了專題研究報告,涉及獨特的“小米模式”、小米產業鏈等。
某券商家電首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與以往BATJ對行業的顛覆一樣,小米未來在某些行業也將扮演同樣的角色,其可以占領的白板市場還有不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