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1 17:36:58
四年山東主政回來,郭樹清并沒有變,上任銀監會主席一年,就把此前人們印象中那股韌勁再次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的強監管態度始終如一。2017年以來,銀監會陸續開具并公布了14張金額超過千萬元的罰單,罰沒金額巨大,不斷引起業內震動。而2018年開年以來,銀行業更以罰單不斷而頻頻成為熱點。2018年1月,銀行業便迎來近500份罰單的“密集攻勢”。
每經編輯 張壽林
郭樹清接受媒體集體采訪 銀監會網站資料圖
每經記者 張壽林
銀監會、保監會合并的消息,早前已然沒有任何懸念。但誰將擔任合并后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中國銀保監會)的首任主席,“謎底”有待揭曉。
3月21日下午,中國銀保監會的首任主席人選的“謎底”正式揭曉!他,就是原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
四年山東主政回來,郭樹清并沒有變,上任銀監會主席一年,就把此前人們印象中那股韌勁再次發揮得淋漓盡致。
數字為證:2017年銀監全系統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3452件,其中處罰機構1877家,罰沒29.32億元;處罰責任人員1547名,其中罰款合計3759.4萬元。
新一年的監管其實早無懸念。在今年初召開的2018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郭樹清已表明,大力整治違法違規業務,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實際上,早在去年3月2日,郭樹清首次以銀監會主席身份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正式亮相時就已流露強監管的態度:堅決治理各種金融亂象。沒有完善的監管制度,銀行業經營必然引發嚴重的風險暴露。
旋風式治亂象
郭樹清的強監管態度始終如一。如上所提,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第一次以銀監會主席身份與外界公開見面時,郭樹清就表明態度:堅決治理各種金融亂象。
郭樹清于2017年2月任銀監會主席,此前曾擔任山東省省長。2017年4月份,銀監會發布數據,2017年一季度,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485件,罰沒金額合計1.9億元;處罰責任人員197名,其中,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職資格,禁止11人從事銀行業工作。
數字快速更新。截至2017年8月末,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95件,處罰銀行業機構1171家,罰沒合計5.52億元;處罰責任人員899人,罰款合計1851萬元。
數字更新得越來越快。至2017年10月末,10個月內銀監會系統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617件,處罰銀行業金融機構1486家,對機構罰款合計5.92億元,沒收違法所得0.75億元,罰沒合計6.67億元。處罰責任人員1096名,罰款金額合計2440萬元,取消130人一定期限直至終身的董事、高管人員任職資格,禁止49人一定期限直至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同時,全國各級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累計內部問責處理分支機構2687個、人員16.7萬人次,依法向司法機關移交252人。
全年下來,銀監會系統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3452件,其中處罰機構1877家,罰沒29.32億元;處罰責任人員1547名,對270名相關責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終身銀行業從業和高管任職資格。
這些數字的背后,就是郭樹清上任后迅速推出的“三三四十”等專項治理。“三三四十”針對的是當前銀行業亂象較為突出的領域。其中,“三違反”指違法、違規、違章;“三套利”指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四不當”指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十亂象”指股權和對外投資、機構及高管、規章制度、業務、產品、人員行為、行業廉潔風險、監管履職、內外勾結違法、涉及非法金融活動10個方面市場亂象。
2017年以來,銀監會陸續開具并公布了14張金額超過千萬元的罰單,罰沒金額巨大,不斷引起業內震動。而2018年開年以來,銀行業更以罰單不斷而頻頻成為熱點。2018年1月,銀行業便迎來近500份罰單的“密集攻勢”。
郭樹清在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開放日答記者問,“今后整個趨勢是金融監管會越來越嚴,嚴格執行法律、嚴格執行法規、嚴格執行紀律。”
抓制度補短板
與防風險、治亂象緊密結合的是補短板、強服務。銀監會一方面針對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一方面鞏固銀行業金融機構防風險制度基礎。
2017年4月,銀監會印發《關于切實彌補監管短板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宣布將制定、推進、研究26項規范性文件。去年以來給人的印象是,銀監會經常“三天兩策”,當然“兩天三策”也不少見。比如2017年7月20日公開發布《關于修改<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決定》,改日又公開發布2項文件《關于銀監會系統工作人員在監管履職中嚴格實行公私分開的意見》和《銀監會系統工作人員履職回避辦法(試行)》。比如2017年8月23日公開發布2項文件《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8月25日又公開發布國務院令第683號《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8年1月5日連續發布《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之后,6日又發布《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文件下發如雨點密集。
經過一年的努力,稍前中國銀監會召開的2018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指出,銀行業出現了積極變化:一是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已現端倪,在全年新增貸款12.6%的情況下,銀行業總資產只增長8.7%。二是脫實向虛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商業銀行同業資產負債自2010年來首次收縮,同業理財比年初凈減少3.4萬億元。銀行理財少增5萬多億元,通過“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少增約10萬億元。表外業務總規模增速逐月回落。三是風險合規經營意識得到加強,違法違規和監管套利大幅減少,經營行為趨于理性規范,100多家銀行主動“縮表”。四是強監管嚴監管的態勢基本形成,監管的震懾作用明顯提升。
上述會議還指出,我國銀行業風險總體可控,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面臨若干重大挑戰。銀行業和監管部門務必保持清醒頭腦,絕不能盲目樂觀,務必充分認識當前銀行業風險和挑戰的嚴峻性、復雜性與長期性,務必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方,務必嚴格監管、精于監管,堅決剎住亂象,堅決治愈沉疴。
在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開放日答記者問時,郭樹清指出,根據一系列的決策和部署,作為銀行業監管機構,在防范金融風險、治理銀行業市場亂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綜合性行動方案,也有專項行動方案,總體看來進展是符合預期的。
3月9日下午,郭樹清亮相兩會“部長通道”指出,各種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必須堅決制止。
根據2018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銀監會今年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一是著力降低企業負債率,推動企業結構調整和兼并重組,嚴格控制對高負債率企業融資,建立聯合授信和債權人委員會兩項機制,加快不良貸款處置速度。二是努力抑制居民杠桿率,重點是控制居民杠桿率的過快增長,打擊挪用消費貸款、違規透支信用卡等行為,嚴控個人貸款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三是繼續壓縮同業投資,將特定目的載體投資作為監管檢查重點,對委外機構實行名單制管理。四是嚴格規范交叉金融產品,推動銀行及早開始理財業務轉型,逐步壓縮銀信類通道業務,嚴格執行新近發布的委托貸款管理辦法。五是大力整治違法違規業務,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六是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做好非法集資案件處置協調,推動盡快出臺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七是清理規范金融控股集團,推動加快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八是有序處置高風險機構,實行名單制管理,制定并有效實施風險壓降規劃和應急預案,多管齊下有效化解個案風險。九是繼續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嚴肅查處各類違規房地產融資行為。十是主動配合地方政府整頓隱性債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