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2 23:14:37
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十二屆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袁駟等就“人大監督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在回答記者提出的有關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的相關問題時,袁駟稱,去年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職的最后一年,但是在執法檢查上沒有絲毫的放緩,而是重重地擊出了一拳。
每經編輯 李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我國每年產生固體廢物總量巨大,固體廢物處理不當會對大氣、水、土壤造成污染,落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是環保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吳恒、環資委副主任委員袁駟、內司委委員鄭功成,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副主任劉修文、常委會辦公廳秘書局巡視員傅文杰就“人大監督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有關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的相關問題時,袁駟稱,去年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職的最后一年,但是在執法檢查上沒有絲毫的放緩,而是重重地擊出了一拳。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了執法檢查,而且力度空前。
袁駟說:“人大監督是該亮劍就亮劍,該斷腕就斷腕。”
袁駟認為,固體廢物污染的防治與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密切相關。固體廢物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污染空氣、土壤和水,所以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袁駟介紹,這次執法檢查有四個突出的特點,歸納為重拳出擊、對癥開方、表里兼顧、標本兼治。
其中,“重拳出擊”是指執法力度大,覆蓋面廣。張德江委員長親自擔任組長,四位副委員長帶隊赴地方檢查,48位常委會委員、專門委員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參加,歷時五個月,覆蓋31個省(區、市);“對癥開方”,是指執法檢查突出問題導向,邊查邊改。檢查的重點內容緊扣著生活垃圾分類、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處理、危險廢物監管、進口固體廢物管理,也就是俗話說的防范“洋垃圾”進口等這些黨中央高度關注、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
“表里兼顧”是指執法檢查方式多樣、扎實深入。既有面上的檢查和問卷,同時還將定點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深入到固體廢物產生、收集、運轉、處理、處置和監督管理一線,全面了解法律實施的情況,由表及里,由表面到深入;“標本兼治”,即監督與立法相結合。檢查過程中還認真地調研,認真地梳理,深入地研究固廢法本身存在的問題,與現實不太相符的,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著眼于法律未來的修改和完善,為法律修改和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礎。
2017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作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袁駟介紹,張德江委員長代表執法檢查組在大會上作執法檢查報告,總結了六個方面的成效,指出了九個方面的突出問題,提出了九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具體建議包括:深入開展法律宣傳普及教育;協同推進固體廢物治理;推動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行動體系;著力加強危險廢物處置工作;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深入推進工業固體廢物治理;完善固體廢物監管工作機制;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撐;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年11月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發改委、商務部、環保部、住建部、農業部、衛計委、財政部等多部委集中回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們提出的關于固廢利用處置的問題。
從各部委主要負責人介紹的情況看,我國在固廢污染防治方面的執法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包括研究制定固廢防治指標體系,將涉危險廢物企業環境違法信息計入社會誠信檔案等一系列的政策、目標正在積極制定和推進之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