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30 08:57:30
中國平安29日晚間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該集團已向香港聯交所申請批準旗下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健康醫療”)最終確定將在港交所主板分拆及獨立上市。
每經編輯 杜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杜宇
作為2017年的明星牛股,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股價在去年自然風光無限。而早前中國平安將把旗下多家附屬公司分拆上市的消息一度也是傳的沸沸揚揚。
中國平安29日晚間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該集團已向香港聯交所申請批準旗下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健康醫療”)最終確定將在港交所主板分拆及獨立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昨日盤后中國平安公布了上述重大消息,不過不論是中國平安的A股還是其H股較此前幾個交易日均有一定幅度的回落。
獨立于中國平安運營
平安健康醫療主要業務領域為互聯網醫療市場,根據第三方機構資料,按照2016年的平均月活用戶和日均在線咨詢計算,公司運營了全國最大規模的互聯網醫療平臺。通過平安健康醫療的平臺,公司提供醫療健康服務,如:家庭醫生服務、消費型醫療服務、健康商城以及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等業務。
由于中國平安是平安健康醫療的控股股東,所以平安健康醫療的董事長王濤此前就擔任平安健康保險的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雖然有了上述股權關系,但是平安健康醫療還是表示將獨立于中國平安,并從營運、財務、管理等方面得到體現。
此次平安健康醫療提交的上市資料雖然沒有提及IPO募資的金額及發行價等具體數據,但是從上市資料中還是透露出了募資的用途:募資總額的40%平安健康醫療將用于業務拓展;募資總額的30%將用于潛在投資、收購;募資總額的20%將用于研發等;還有10%用于一般用途。
平安健康醫療還表示,互聯網及移動技術所帶來的連通性已經對個人健康管理及醫療服務方式帶來重大轉變。此外,該公司還相信他們的解決方案能夠在線解決絕大多數常見病及慢性病,緩解醫療健康系統的壓力。
至今尚未盈利
雖然目前平安健康醫療已經有一定規模,但是其成立的時間并不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8月,平安健康互聯網才注冊成立,而平安健康醫療也是同年11月才注冊成立。在2015年,平安健康醫療分別推出移動平臺及消費型醫療服務組合、開始健康商城業務、推出步步奪金計劃等。
2017年,平安健康醫療的平均月活躍用戶達到了3290萬戶,而截至2017年底公司也建立了一個由888名醫療人員組成的人工智能輔助自有醫療團隊。
不過,即便平安健康醫療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但是公司至今仍沒有取得盈利,甚至有較大的虧損。在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的前三個季度,平安健康醫療分別收入2.79億、6.02億及10.16億元人民幣,但是同期確是虧損3.24億、7.58億及4.97億元人民幣。
根據2017年前三季度的數據,健康商城及消費型醫療成為了平安健康醫療的收入大頭。
軟銀也是其投資人
平安健康醫療自成立之后,也開展了兩輪的融資,公司先是在2016年4月完成了5億美元的A股融資,隨后又在2017年12月完成了軟銀(SoftBank Vision Fund)4億美元的投資。
而根據最新的股權情況,中國平安為平安健康醫療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46.2%;軟銀持股比例為7.41%。按照軟銀的持股比例及此前的投資金額計算,目前平安健康醫療的估值為54億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