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09 23:55:04
公開信息顯示,桂林銀行于2016年中期將目光從新三板轉移向主板后,正在加快上市籌備工作的推進。結束2016年增資擴股至30億股后,又在2017年啟動了第六輪增資擴股工作,目標將總股本擴至50億股。桂林銀行官網顯示,2017年9月,桂林銀行董事長王能在該行某次內部會議上強調要緊盯上市目標,夯實資本基礎,加快完成第六輪增資擴股工作,將總股本擴至50億股,為上市過渡期儲備資本。
每經編輯 張祎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日前,廣西銀監局作出批復,同意桂林市交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入股桂林銀行6150萬股股份,加上原有持股,占該行本次定向募股目標總股本50億股的12.52%。
公開信息顯示,桂林銀行于2016年中期將目光從新三板轉移向主板后,正在加快上市籌備工作的推進。結束2016年增資擴股至30億股后,又在2017年啟動了第六輪增資擴股工作,目標將總股本擴至50億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桂林銀行外,同樣位于廣西的柳州銀行和北部灣銀行在2016及2017兩個年度中,也紛紛以配股或增資的方式擴大股本。從此前消息來看,這三家城商行均有上市念頭,但從實際進展看,桂林銀行無疑更進一步。該行董事長王能在內部會議中就曾強調要緊盯上市目標,并明確表示該行2017年的新一輪增資擴股是為上市過渡期儲備資本。
2018年1月5日,銀監會網站披露的廣西銀監局關于同意桂林銀行變更股權和股東資格的批復公告顯示,廣西銀監局同意桂林市交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入股桂林銀行6150萬股股份,加計原持有的5.65億股,合計持有該行股份6.26億股,占桂林銀行本次定向募股目標總股本50億股的12.52%。
記者注意到,這是自2017年6月廣西銀監局同意桂林銀行定向募股方案以來,監管機構發布的第二份與本次募股有關的變更股權和股東資格批復文件。2017年12月15日,廣西銀監局曾作出批復,同意中廣核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入股桂林銀行1.7億股,加計原持有的3.3億股,合計持有該行5億股,占桂林銀行本次定向募股目標總股本50億股的10%。
實際上,早在2016年,桂林銀行就曾進行了第五輪增資,隨著廣西西江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認購2882萬股股份的認購資金正式足額到位,該行將總股本增擴至30億股。
進入2017年后,該行又啟動了實施新一輪定向募股工作,擬在2016年利潤分配后股本基礎上增資至50億股。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萊茵生物(002166,SZ)作為桂林銀行的股東之一,也在本輪募股中行使優先認購權進行增持。2017年6月的一份公告顯示,萊茵生物擬認購桂林銀行增發股份2486.54萬股,全額認購金額約為9871.56萬元。
對于此番增資原因,萊茵生物公告提到,為進一步充實資本,完善股權結構,穩步推進上市工作,桂林銀行欲實施新一輪定向募股工作。
資料顯示,桂林銀行成立于1997年,原為桂林市商業銀行,截至2017年末,該行及控股村鎮銀行資產合計2280億元,成為廣西資產規模最大的地方法人機構。截至2016年末,桂林銀行共有1148戶股東。持股比例在4%以上的股東有6位。其中,桂林市交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廣核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兩家股東持股比例較大,分別為17.45%、10.00%。
從相關信息看,桂林銀行密集增資擴股,明顯是為籌備上市做準備。
桂林銀行官網顯示,2017年9月,桂林銀行董事長王能在該行某次內部會議上強調要緊盯上市目標,夯實資本基礎,加快完成第六輪增資擴股工作,將總股本擴至50億,為上市過渡期儲備資本。實際上,桂林銀行最初本欲在新三板掛牌,并進行了相關的籌備工作。但在2016年年中時,該行調整進軍資本市場的方向,轉而擬直接在A股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桂林銀行外,廣西的另外兩家城商行近來也在加緊擴股。其中,柳州銀行在2017年展開了配股工作,向截至2017年7月31日的在冊股東每10股配10股,配股價格為2.5元/股。2016年,柳州銀行總股本為17.07億股,如果以此計算,若全體股東同步增持,股權比例不變,該行總股本將增至34.14億股。該行能從此次配股募集資金約42億元。
而北部灣銀行則在2017年進行了第四次增資擴股。2017年10月31日,該行在官網發布公告,擬增資擴股募集股份總額11.16億股,募集股份后總股本將達到55億股。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北部灣銀行其實在2008年就確立了IPO目標,此后卻無太大進展。柳州銀行高層也曾對媒體表示2015年將擇機啟動上市培育計劃,但至今仍無明顯動作。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年末,北部灣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25%、12.24%、12.23%。營業收入17.15億元,對應的凈利潤為5.36億元。柳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07%、11.12%。營業收入為24.33億元,對應的凈利潤為6.57億元。
而桂林銀行(并表)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72%、9.27%、9.27%。營業收入45.91億元,對應的凈利潤為11.32億元。
上市,成了近年來銀行業頻頻提及的發展戰略。國內城商行也熱衷于在時機成熟之時奔赴資本市場,開啟更廣闊的融資渠道。僅2016年,就有8家城商行在A股上市。2017年,成都銀行也成功過會,拿到了A股入場券。統計顯示,截至1月9日,在A股排隊IPO的銀行已有17家,其中10家是城商行。
“在當前嚴監管大背景下,預計通過上市的途徑補充核心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將成為更多銀行的選擇。”有法365首席經濟學家李虹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規定,2018年底前商業銀行需符合規定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隨著分年度資本充足率監管過渡期臨近結束,部分銀行急需補充核心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而進入資本市場后,銀行不但能擁有直接融資渠道,還能擴大知名度,同時也方便早期投資者退出。
(實習生溫雅璇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