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4 22:59:59
進入12月以來,銀監會已對信托公司開出7張罰單,罰單的金額也一再被突破。而在12月之前,罰單的數量尚只有11張,罰金最高也在70萬元。
每經編輯 陳玉靜
每經記者 陳玉靜 每經編輯 姚祥云
雖已接近歲末,但監管似乎更加嚴格。繼中泰信托的90萬元罰款創今年信托公司罰款新高后,上海國際信托再用200萬元的罰款刷新記錄。
12月22日,銀監會對信托公司一連發布5張罰單,多是因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處以不同程度的罰款。其中對上海國際信托處罰最重,處罰原因是其在開展信托貸款業務過程中,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上海銀監局要求責令改正,并罰款合計200萬元。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表示,“其實,監管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很嚴,包括今年出的指導意見,現在主要是防控風險、加強監管,目前信托規模接連創新高,未來監管會越來越嚴格,對信托公司而言,可能會對信托公司的評級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接近歲末,監管卻沒有絲毫放松的趨勢。進入12月以來,銀監會已對信托公司開出7張罰單,而在12月之前,罰單的數量尚只有11張,罰金最高也在70萬元,由中建投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因“違規以信托財產為自己牟利;利用受托人地位賺取不當利益”奪得。
今年12月,不僅罰單的數量開始密集,罰單的金額也一再被突破。在此次一連開出5張罰單之前,罰金最高的是中泰信托。2015年中泰信托通過自主支付的方式向借款人發放較大金額貸款,同時,中泰信托未采取有效措施,放任借款人將貸款資金用于股票交易,由此,上海銀監局依據相關規定責令其改正,并對中泰信托處以罰款90萬元。
然而,這一紀錄并沒保持多久就再次被刷新。上海銀監局表示,上海國際信托在開展信托貸款業務過程中,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責令其改正,并罰款合計200萬元。
一同被處罰的4家信托公司分別是:平安信托、陸家嘴信托、國民信托、金谷信托,其中平安信托因違反程序簽訂信托文件,作為受托人履職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深圳銀監局罰款20萬元;陸家嘴信托因內控管理不到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辦理信托業務,被青島銀監局罰款40萬元;國民信托和金谷信托皆是因為管理信托財產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北京銀監局責令改正,并分別對兩家信托公司處以20萬元、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并責令兩家信托公司對相關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
截至目前,今年以來,信托公司已累計收到18張罰單,罰款金額共計805萬元。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在信托公司的違法違規事實中,呈現多樣化、細致化的特點,監管部門對信托資金的流向、信托產品的設計、受托人的職責、績效考評等都有涉及,比如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信托貸款;未依規向監管機關報告關聯交易;違規以信托財產為自己牟利、利用受托人地位賺取不當利益;監管統計數據重大錯報漏報;績效考評制度以及績效薪酬發放不符合監管規定;高管未經任職資格批準提前履職;證券信托結構化比例超過監管部門規定上限等,而在最近一連發出的5張罰單中,都強調了審慎經營規則。
對此,信托專家孫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先,從宏觀來說,最近剛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加強金融監管,其次才是發展創新,未來金融穩定和發展、金融監管和創新是金融發展的一個主旋律,在此背景下,銀監會也要貫徹落實中央的一些政策,對于嚴監管要有所體現;而僅就罰單而言,對信托公司的業務、聲譽影響不是很大,因為數額相對信托公司的規模都不多,不過會對信托公司有誡勉作用,而對于信托行業的嚴格規范也會起到警示作用,警醒信托公司要合規合法按照相關的管理辦法來執行,有利于信托行業的規范和可持續性發展。
帥國讓則稱,聲譽影響較小,就業務而言,影響不是很大,因為處罰金額都比較小,“其實,監管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很嚴,包括今年出的指導意見,現在主要是防控風險、加強監管,目前信托規模接連創新高,未來監管會越來越嚴格,對信托公司而言,可能會對信托公司的評級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