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 2017-12-01 16:18:26
新三板市場告別爆發式增長,進入緩增長時代。最新數據顯示,新三板掛牌公司總計11640家,與去年底相比,總數僅增加1477家。中小企業多,質量參差不齊是新三板市場的突出特征。記者注意到,很多未實現主業盈利的新三板企業,正在嘗試切換“跑道”進入全新業務領域。今年以來,已有86家新三板企業發布變更主營業務公告,跨界進入長租公寓、大健康、養老醫療等熱門風口行業。
日前,名傳股份發布主營業務變更公告稱,公司要將原來為電商客戶提供綜合性軟件信息服務的主業,變更為資訊、社區、功能性網站及app的開發及運營。科電瑞通也公告表示,放棄公司原有的為火力發電廠提供火電鍋爐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的業務,轉而從事影視劇投資、制作和藝人經紀等娛樂文化業務。中交遠洲則要把主營業務從公路信息化建設領域的軟件開發,調整為女性經濟相關領域,如化妝品、美容服務等。
統計顯示,2017年以來,86家新三板公司變更了主營業務,其中有47家屬于“風馬牛不相及”的大跨界。
名傳股份公告直言,“原有主營業務雖然連續幾年持續投入,但盈利能力未能改善,導致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該公司已連虧兩年,今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凈利潤虧損20多萬元。科電瑞通也表示,變更主業是為了改善公司經營狀況,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
在重新選擇主營業務上,有些公司是在原有業務上進行拓展,并未脫離既有行業。如禾信醫藥,只是將醫藥藥品批發的主營業務,變更為藥品、食品、中藥飲片、醫療器械的批發。但還有很多公司,一下子進入全新行業,而且多瞄向眼下熱門的行業風口。
如北京安鵬原來的主營業務為光伏電站運營,屬于前些年的熱點。此次變更,公司表示要聚合汽車后市場的資產及資源,形成“線上與線下同步、流通與回收互補、產業與金融結合”的汽車后市場生態鏈。沐威科技也脫離原有圍繞電子支付開展的業務,調整為從事鋼鐵現貨交易、電子商務服務、鋼材行情資訊及鋼材的集采分銷等。
健康養老是近年來的熱點,華江股份正跨界踏入這一領域。該公司原來是提供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的,現在要轉做消費升級服務、旅游和健康養老服務及管理咨詢業務等,并表示,“商業模式與以往有所不同,有利于提高公司整體實力和業績”。
長租市場、區塊鏈等,都是今年的新熱點,同樣吸引了新三板公司殺入。如杰盛通信,原來是一家通信服務領域的外包服務供應商,今年8月把主營業務變更為長租公寓全產業鏈優化服務平臺,并將企業名稱變更為“優粒智寓”。
不再吃香的老業務賺不到錢,企業想在新業務里混飯吃,也并非易事,跨界經營更是風險重重。
天星資本合伙人秦源分析,如果公司主營業務變更,同時伴隨著實控人的改變,而且新實控人以前就從事新業務,具有一定的延續性,風險相對會小一些。“如果其他要素沒變,只是主營業務變了,這就意味著選擇了一個新方向,由于行業壁壘和門檻的存在,風險無疑就要大一些。”
從先前主業轉型案例看,失敗者比比皆是。如金東方,原是一家銷售電子產品的公司,后轉型為經營女裝為主的電商平臺。但公司從2014年到2016年,分別虧損93.67萬元、287.81萬元及504.47萬元。去年11月,公司變更主營業務,進軍餐飲行業。但今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原業務已暫停,新業務未能如期開展,上半年僅靠銷售成品茶葉這一非主營業務獲取收入,維護公司正常運轉。公司表示,未來又打算開展“互聯網+影視衍生品”業務。業界分析,主業調整最忌淺嘗輒止,頻繁調整,跨界經營一定要謹慎決策,立足于自身的資源條件。
另一家國潤股份,在主營業務變更上也搖擺不定。公告顯示,今年3月和8月公司分別發布了主營業務變更公告,前一次是新增其他化工產品批發業務,后一次又將該業務放棄。
從新三板企業主營業務變更情況看,2015年僅為10家,去年增至62家,今年截至目前已有86家,呈逐年增多勢頭。秦源認為,新三板是個公開市場,企業在這里得到展示后,收購行為就會增多,主營業務和實控人變更也會更多一些。
來源:北京日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