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7-11-15 10:11:39
黑芝麻一直寄希望以收購來實現轉型,11月8日披露的重組草案顯示,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作價7億元收購禮多多100%股權,同時募集不超過2億元配套資金。通過此次收購將介入電商業務,優化銷售渠道,提升盈利能力。但調查發現,禮多多在商業模式、盈利持續性、估值等諸多方面存在疑點,算不上有多“優質”,而且黑芝麻與禮多多以及“華蓋系”資本之間,還有諸多隱秘的股權關聯尚未披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自身業務表現低迷,卻寄望以一次收購實現逆轉,黑芝麻看似利落的轉型抉擇,實際上隱藏著不少疑問。
黑芝麻11月8日披露的重組草案顯示,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作價7億元收購禮多多100%股權,同時募集不超過2億元配套資金。公司表示,通過此次收購將介入電商業務,優化銷售渠道,提升盈利能力。按計劃,此次收購將于11月16日上會審核。
一次跨界收購真能撐起黑芝麻的未來?上證報記者調查發現,標的公司禮多多在商業模式、盈利持續性、估值等諸多方面存在疑點,對曾屢上產品質量黑榜的黑芝麻來說,禮多多似乎也算不上有多“優質”。更令人驚訝的是,黑芝麻與禮多多以及“華蓋系”資本之間,還有諸多隱秘的股權關聯尚未披露。
據黑芝麻重組草案的表述,禮多多主要從事食品飲料等快消品企業的電子商務經銷服務,即從品牌商處購進商品,以買斷或委托代銷形式向電商平臺供貨,同時附以少量B2C、線下銷售、品牌營銷及銷售支持業務。
簡單理解,禮多多相當于一個“線上經銷商”,把產品從品牌方拿到京東、一號店等網店售賣。因此,公司2016年及2017年1月至6月的第一大客戶均顯示為京東,所占當期營收比例分別為33.24%、30.73%。同期,公司的第一大供應商則是光明乳業,采購金額占總采購額的比例分別為42.59%、35.22%。
但記者注意到,經過一輪輪渠道洗牌,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方與電商平臺直接建立合作,在此情況下,僅為“中間商”的禮多多能有多大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事實上,禮多多最近幾年的主要供應商一直在變化,顯示出不穩定性。其2015年的第一大供應商英諾格林,在2016年就從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消失”,2017年上半年卻又成為第二大供應商。2015年為公司提供3792.95萬元產品的第二大供應商愛氏晨曦,在2016年就變成了第五大供應商,交易金額也有所下降,2017年上半年則干脆從前五大供應商中“消失”。
另外,禮多多2016年業績的快速提升并非源于自身業務增長,而是由于2016年7月收購的若凱電商并表。根據彼時承諾,若凱電商2016年至2018年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應不低于3500萬元、4000萬元和4500萬元。那么,剔除若凱電商后,禮多多自身業績表現會是怎樣?一旦過了業績承諾期,若凱電商的盈利能力能否持續?
而據強韻數據提供的信息,若凱電商法人代表邵強早在2013年就為禮多多的貸款提供了擔保。一般而言,為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的大多為沾親帶故或關系緊密的合作伙伴,這樣看來,若凱電商與禮多多的歷史淵源值得深究。另外,在國美、京東等電商平臺上,難找到若凱電商正在運營的線上店鋪。
對上述問題,證監會在審核反饋意見中也有所提及。反饋意見要求補充披露禮多多經銷業務的具體開展模式,并結合經銷業務的開展情況,包括線下渠道商的布局、品牌的代理以及合同的簽署等,進一步補充披露禮多多2017年經銷業務預測收入較2016年增長較快的合理性、預測收入的可實現性。
不僅是商業模式有待明確,禮多多在財務指標、估值評價等多方面也存在“模糊”地帶。在財務數據方面,禮多多近些年增長明顯,其2014年、2015年凈利潤分別為735.05萬元、1078.57萬元,而到了2016年,其凈利潤猛增至3333.89萬元。
材料還顯示,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1月至6月,禮多多經銷業務毛利率分別為0、34.87%及28.89%,服務費毛利率分別為100%、66.95%及61.96%,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動。
另外,禮多多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月至6月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56億元、4.37億元、3.75億元,低于各報告期所確認的營業收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與凈利潤差異也較大。
盡管過往數據有些“對不上”,但重組草案依然對禮多多未來業績期待頗高。在收益法評估下,禮多多2017年至2021年的預測收入增長率分別為95%、23.7%、19.2%、15.1%、11.2%。2015年、2016年禮多多的毛利率分別為20.84%、16.43%,有所下降;但2017年至2021年的預測毛利率在17.3%到18.8%之間,又有上升。
相關方承諾禮多多2017年至2019年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6000萬元、7500萬元和9000萬元。在此基礎上,禮多多此次被裝入上市公司時的估值便達到了7億元。
而在2016年9月黑五類集團(黑芝麻控股股東)入股時,禮多多的估值則為6.5億元。2016年11月,禮多多還進行了一次股權激勵,公司以4.23元/股的價格,向包括實際控制人劉世紅等在內的高管及核心員工發行了307.5萬股,募集1300萬元。據此測算,禮多多在此次股權激勵時的增資后估值約為3.4億元。
此次收購中,黑五類集團身兼數角:一邊是黑芝麻的控股股東,另一邊還持有禮多多19.3%的股權,并以此在交易中獲得股權對價。然而,據記者調查,黑五類集團及黑芝麻與禮多多的關系不止于此,早在2015年初,黑芝麻方面就通過投資產業基金,變相接觸禮多多,這些并未在草案中予以披露。
資料顯示,2015年4月,禮多多進行增資,引入北京東方華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華蓋創投”)為二股東。彼時,東方華蓋創投斥資1000萬元獲得禮多多16.3636萬元的新增注冊資本,所占出資比例為14.06%。
表面來看,這次增資與黑芝麻以及黑五類集團完全無關,而記者翻閱黑芝麻當時的公告卻意外發現,就在2015年2月14日,黑芝麻宣布斥資1.5億元與其他投資者共同發起設立華蓋南方產業并購基金;同時,出資300萬元與華蓋資本共同發起設立華蓋南方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后者為華蓋南方產業并購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及管理人。
華蓋資本和東方華蓋創投并非只有名字相似,強韻數據提供的信息顯示,華蓋資本的合伙人許莉恰好在東方華蓋創投擔任董事,另一上市公司遼寧成大則分別持有東方華蓋創投19.05%的股權和華蓋資本30%的股權。
此外,東方華蓋創投的大股東東方信達(出資比例為28.57%)與華蓋資本一同出現在東方華蓋股權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股東榜之中,持股比例分別為35%和33%。由此,東方信達、遼寧成大、華蓋資本、黑芝麻等之間其實有著隱秘的股權關聯。
上述跡象顯示,早在2015年2月,黑芝麻就與華蓋資本方面建立聯系,而在一個多月后,華蓋資本的關聯方東方華蓋創投入股了禮多多。直到數輪融資后,黑五類集團才于2016年11月對禮多多進行增資。期間,華蓋資本旗下的北京華蓋卓信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又在2016年2月入股禮多多,成為“華蓋系”在禮多多埋伏的另一枚“棋子”。
錯綜復雜的股權關系、估值業績的快速躍升,加上跨界并購的特殊性,在當前的監管環境下,黑芝麻此次重組結果如何,市場將拭目以待。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邵好 喬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