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7-11-07 10:31:18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對2017年全年的業績進行了預報。在已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預告凈利潤實現增長的有750家,占比達61%。雖然過半數企業預告利潤增長,但不少公司是得益于資產重組并表和主業外的非經常性損益等因素。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1222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017年度全年業績預告,其中預告凈利潤實現增長的有750家,占比達61%。雖然過半數企業預告利潤增長,但不少公司得益于資產重組并表及主業外的非經常性損益等因素。為此,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在看業績選股時,不能只盯數字,還要深入分析其業績構成,從而分析其未來的成長性。
數據顯示,在已發布全年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76家公司的凈利潤預測超過10億元。按照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的上限值排序,拔得頭籌的是海康威視。海康威視公告稱,今年的業績持續穩健增長,全年凈利潤約為85.38億元至100.23億元。緊跟其后的是寧波銀行,預告全年凈利潤約為85.9億元至93.7億元。
除了凈利實現增長的公司之外,在發布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有45家預測業績將出現首次虧損。45家公司中,預計凈利跌幅最大的為易成新能。該公司作為一家主營業務為晶硅片切割刃料的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其去年的實際凈盈利為2056萬元,但今年的全年預報凈虧損為10.35億元至10.4億元。其公告稱,公司主營的單晶硅切片已被新工藝完全替代造成傳統客戶大幅減少,公司擬在2017年第四季度關停母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是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
數據顯示,在750家預告全年凈利潤增長的公司中,有217家公司全年的業績預增同比大于100%。雖然業績預告猛增企業占比較大,但仔細觀察后發現,其中很多公司業績增長得益于重大資產重組后的并表,以及主業經營之外的非經常性損益。
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在選股看業績時,不能只盯數字,還要深入分析其業績構成,從而分析其未來的成長性。如果按照凈利潤變動幅度進行考量,貝瑞基因預告的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最高,達到6311%。貝瑞基因公告稱,預計2017年度本公司將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3億元至2.6億元,而其去年同期的凈利潤為-419萬元。之所以扭虧為盈且利潤大幅增長,是因為今年8月10日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之后借殼方將作為財務上的母公司,按照反向購買會計處理原則對本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合并。
除了并購重組,還有不少企業利潤預告猛增得益于主業之外的非經常性損益。例如,豐華股份預告的年凈利潤上限值為1.06億元至1.11億元,而其去年同期實際凈利潤為930萬元,其預測利潤增長率高達1099%,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其在本次變動主要原因說明中稱,系公司完成全資子公司北京沿海綠色家園世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手續,并收到受讓方轉讓款計入下一報告期所致。
“選股時看業績,其實看的是公司未來的成長性。”深圳一家證券私募基金的投資經理介紹,其實很多在報告期盈利看上去非常好的公司,在扣除“非經常損益”后都會出現業績下滑甚至虧損現象,這些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往往堪憂,因為主業不足以支撐其長遠的發展,因此投資者在研究分析這類公司時,一定要考慮全面。
長城證券指出,通常情況下,衡量上市公司收益質量需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由于非經常性損益與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無關,如果非經常性收益在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中所占的比例過大,將會干擾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實際業績的判斷。某只業績靚麗的個股可能實際依靠的是非經常性收益的粉飾,一旦失去非經常性收益的支撐,其業績前景將相當悲觀。
(中國證券報實習記者 齊金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