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3 22:47:54
2016年4月,凱盛股份(837235,OC)申請在新三板掛牌,其主辦券商長江證券在其推薦報告中說,“目前已有的在研產品和項目足以支撐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
然而不到一年半,主辦券商就被現實打了臉。日前,凱盛股份公告稱已停產,無人組織編制2017年半年度報告,未來公司還存在被終止掛牌的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凱盛股份掛牌后首年業績大變臉。此外,凱盛股份的產品曾在2015、2016年先后兩次被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以下簡稱廣州市質監局)抽檢出產品不合格。
每經編輯 陳鵬麗 金喆 方京玉
每經記者 陳鵬麗 金喆 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編輯 姚治宇
2016年5月,以LED電源、PC電源為主營業務的凱盛股份成功掛牌新三板。根據凱盛股份的公開轉讓說明書,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9月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084.52萬元、9993.48萬元、5344.83萬元,歸屬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00.64萬元、565.54萬元、416.22萬元。
在主辦券商推薦書上,長江證券稱,凱盛股份的業務規模在報告期內保持穩定增長,經營現金流正常。不過,事實并沒有這么樂觀。
2016年6月,凱盛股份公告的2015年審計報告就顯示,2015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再“縮水”,僅達7796.87萬元,凈利潤則同比增長至739.4萬元。也就是說,2013~2015年,實際上凱盛股份的營業收入一直在走下坡路。
到了2016年,凱盛股份交出了一份凈利潤虧損的年度成績。根據公告,凱盛股份2016年營業收入僅為5687.90萬元,同比下滑27.05%;與此同時,公司全年度凈利潤為-403.30萬元。
此外,記者注意到,凱盛股份頻繁向銀行貸款。在公司掛牌之時,公司一批賬面價值為4154.57萬元(2015年9月30日)的存貨就因為抵押擔保,存在使用權或所有權受限的情況。
根據凱盛股份公開轉讓說明書,公司曾因環保竣工驗收不合格、產品抽檢不合格、稅收違法等遭受過處罰。
2014年3月,廣州市黃埔區環境保護局(以下簡稱黃埔環保局)曾對凱盛股份作出《行政處理決定書》,責令公司停止在廣州市黃埔區埔南路滄聯工業園區C、D棟從事PC電源的加工、組裝項目的生產,凱盛股份因未及時辦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竣工驗收被黃埔環保局立案查處。不過因公司積極整改,后來建設項目通過驗收,處罰被認定為不屬于重大環境污染違法行為,也未對掛牌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除了在生產環保上存在過問題外,公司生產的產品也兩度被抽檢不合格。
凱盛股份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透露,公司曾在2015年2月被廣州市質監局出具《行政處罰告知書》,認定公司于2014年9月生產的計算機內置電源產品經抽樣檢驗為不合格產品。對公司處以:1、責令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計算機內置電源產品;2、沒收不合格產品;3、處以罰款18700元, 沒收違法所得275.28元。
然而,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凱盛股份的產品再被抽檢為不合格產品。去年12月,廣州質監局在其官網公布2016年廣州市開關電源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其中凱盛股份“榜上有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