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0 21:42:00
美圖公司(01357,HK)自一上市便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近期機構投資者大額減持讓美圖公司再次走進聚光燈中。
讓人費解的是,面對機構投資者減持,美圖公司的股價卻節節高升,對比機構減持的價格,短時間里最高已上漲了50%。粗略計算下來,減持的機構少賺了50億港元。
這一局面對于減持的機構投資者以及此前美圖公司創始人蔡文勝兒子Cai Rongjia減持的行為會怎么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采訪了美圖公司。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謝欣
機構減持少賺了50億港元
近段時間有媒體曝出,從6月份至7月份的一個多月時間里,美圖公司的機構投資者IDG資本、老虎基金等累計套現了價值80多億港元(記者根據港交所數據不完全統計)美圖公司的股份。
然而有趣的是,就在上述機構紛紛減持美圖公司后,公司股價卻像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一路上揚,對比機構的減持價最多時上漲了5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多家機構減持美圖公司股份的減持價均在8.5港元。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6月以來機構減持美圖公司約11億股股份。不過從美圖公司的股價可以看到,公司股價在上市后大幅波動后,在今年6月底開始企穩,并于7月開始反攻,截至8月9日收盤,甚至漲至了13.06港元。如果上述機構投資者沒有減持,那么他們的賬戶里將多出50億港元的浮盈。
不過有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市公司上市前后會有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投資,而他們的投資周期和投資特點又有很大不同。對于上市之初,持有股份又解禁的VC、PE投資者來說,減持是常規動作。他們之前投資了公司,但投資收益一直停留在賬面上,減持才可以把這些收益變成現金。同時,當時為機構選擇美圖這個項目的投資經理,在項目退出的時候才能拿到屬于自己的項目提成。
誰在持續買入美圖公司?
對于此前機構的減持,創新工場對于減持的回應是“綜合評估了早期基金期限和增值回報,創新工場在美圖上市解禁期后出售部分股票是專業基金的標準做法,也符合投資人對我們的期待。創新工場在此次交易后仍持股,持續看好美圖未來的發展。”
另外,美圖公司的官方回應則是“公司不評論投資者的個別決定,但作為投資者有權利和自由可以購買和售出任何上市公司流通的股票。我們的管理層看好公司長遠發展,不會減持。就在幾天前,公司蔡總還曾公開表示:他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減持,合適的時候他會增持。”
雖然此前減持是一些PE的常規動作,為何股價還是在不斷上漲?因為增持方也不少。京基(Kingkey Enterprise Holdings Limited)就在7月10日增持了美圖的股份,7月10日前京基持股比例為11.82%,當日該機構以8.5港元場外買入了1.03億股美圖公司股份,持股比例達到了14.23%。
另外增持的“部隊”還有來自內地的普通投資者,在今年3月17日的時候,內地資金通過港股通持有美圖公司的股份為4074萬股,持股比例為0.95%,而到了8月9日,持股數便達到了1.52億股,持股比例達到了3.55%。
目前根據港交所權益信息,蔡文勝及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為39.4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港交所持股信息查詢到,美圖公司的公眾股份數(大股東及上市前機構投資者以外的股份)并非太多。
蔡文勝兒子減持是“綠鞋安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注意到,在美圖公司上市后的6個月時間里,公司大股東及機構投資者的持股均在禁售期內。但是蔡文勝的兒子Cai Rongjia曾先后3次減持美圖公司的股票,持股量從公司上市之初的7.1%下降至了4.99%。
對于Cai Rongjia減持的事情,蔡文勝表示:“絕大部分香港公司上市的時候,投行都有個保護股價不跌破發行價的‘綠鞋’安排。具體操作是,發行的時候投行會多借股東15%的股份去賣, 如果股價在上市后30天內破發,投行會拿著這些額外的資金在二級市場把股票買回來護盤;如果30天內沒有破發,投行就會把那15%股份賣出所對應的資金還給到借出股票的股東。換句話說,這15%的股份就等于正式賣出了。我兒子那8700萬股,就是‘綠鞋’的安排,這是整個公司早就定下來,所有股東都同意的。這就是為什么所有的老股都鎖定,而他那部分股票沒鎖定的原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