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4 00:32:05
6月30日,證監會網站顯示,井岡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井岡山旅游)、普陀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陀山旅游)雙雙披露《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下同),正式進入申請IPO的隊伍,另據此前媒體報道,山西五臺山文化旅游集團也在2017年3月公開招募相關機構,明確表示將籌備IPO。
回溯2016年,旅游業A股IPO數量為0,相比之下,今年旅企在沖刺IPO的進程中,顯得熱鬧了許多,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不論是準備沖刺IPO的旅企還是正在籌備的,都屬于景區景點類型的旅游企業。
每經編輯|葉曉丹 張韻
圖為麗江古城,麗江旅游是上市較早的旅企
每經記者 葉曉丹 實習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文多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認為,目前旅企上市的這股風潮有兩大因素在驅動,一個是現在投資的機會偏少,而資本在追逐一些穩妥或者是有增值潛力的標的,旅游是大方向,大消費和休閑是長期看好的一個行業;二是隨著消費升級,景區不在單一的靠門票、索道之類的收入,有了更多二次消費的挖掘空間。
當前旅游企業資本化現狀是如何的?
據國家旅游局于2017年5月發布的《2016中國旅游上市企業發展報告》(下簡稱報告)顯示,目前,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旅游企業共有60家,市值合計數千億元。其中主板企業25家,登陸港交所企業5家。另有登陸海外市場的國內旅游企業5家。
國內上市的旅游企業,業態分布包括景區景點、賓館酒店、旅行社幾大類,其中景區景點企業約占28%,較2015年比例上升4個百分點。
同時報告還表示,景區演藝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國內景區板塊2016年實現總體收入148.14億元,同比增長13.27%,傳統景區資源優勢明顯,經營性資產主要以門票和景區交通為主,憑借較高的知名度及較大的游客底量,經營情況穩健。
除了市場仍處于紅利期,政策方面也為旅企上市帶來了利好消息,對比2016年,旅游業A股IPO數量為0,相比之下,2017年幾家大型旅企沖刺IPO仍然值得期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底,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規劃指出,積極推進權屬明確、能夠產生可預期現金流的旅游相關資產證券化。支持旅游資源豐富、管理體制清晰、符合國家旅游發展戰略和發行上市條件的大型旅游企業上市融資。加大債券市場對旅游企業的支持力度。預計到2020年,旅游市場總規模達到67億人次,旅游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游業總收入達到7萬億元。
對此,方正證券研究所旅游行業分析師賀燕青在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表示:中國旅游行業進入政策蜜月期。
據發展報告對國內旅企上市趨勢分析,國有企業改革將加快推進旅企上市,目前,國內上市旅游企業以國有企業為主,旅游行業內的國有企業改革將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各級國有旅游企業將加快整合優質資源,建立大型旅游控股集團,運用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實現優質企業實現資本的對接。
而目前,正在沖刺IPO的井岡山旅游和普陀山旅游,其背后都有地方國資的身影,但值得關注的是,當下整個旅游市場也在發生變化。
從消費主體來看,目前國內旅游已經從小眾市場向大眾市場轉變,國民人均出游次數從1984年的0.2次增長到2015年的3次,增長了14倍,國內游客數量從1984年的約2億人次擴大到2016年44億人次,增長了21倍。而隨著國民大眾旅行經驗不斷和80、90后為主體的游客數量增長和主體結構變化,旅游市場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楊彥鋒表示,受目前消費升級浪潮的影響,對景區、景點的旅企而言,不光是單一驅動的門票經濟。現在景區有很多復合消費、二次消費挖掘的潛力,比如說景區民宿酒店、特色住宿,以及環保車、索道、高空跳傘、熱氣球、文創商品等二次消費,消費升級帶來的景區收入增長的空間挺大。
受益于此,也讓準備上市或者已經上市的旅企在資本市場有了更多想象空間。旅游行業內人士分析,過去景區沒有二次消費或消費升級的發掘空間,景區建成后,就能夠看得到它比較明確的天花板。所以這類旅企IPO,大家覺得這是比較平穩的一種企業了,對投資的題材或者想象空間的吸引力有限,反而不喜歡。但現在很多投資者覺得,它們還有很多的空間可以挖掘。
但是,要做好這塊市場,對很多旅企而言,仍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江蘇省旅游業協會副會長王潔平此前曾公開表示:當前旅游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需求側日益增長而升級變化的旅游消費需求與旅游業供給側有效供給不足、拉動消費不力之間的矛盾。單一性、同質化、低效率,已是諸多景區的“瓶頸”和“軟肋”,旅游需求旺盛但旅游產業主體創新能力不強的矛盾十分突出。
能否在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表現出適應性和靈活性,是否能及時轉型、創新旅游業態,仍是一個考驗。楊彥鋒表示,即便旅企意識到景區有很多這種復合消費和二次消費挖掘的潛力,但要充分把這些潛力釋放出來,仍需要一個很強的運營和市場把握能力。此外,現在一些景區為了升級4A建設運營標準,如果前期投資壓力比較重的,可能導致長期的還款壓力也比較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