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3 00:23:3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姚祥云
近期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積極有序發展股權融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為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進四川省直接融資發展,逐步提高國民資產證券化率,推動更多上市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發展壯大,8月1日,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四川省國資委、四川證監局聯合主辦的“四川省2017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培訓會”在成都召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四川各市(州)分管領導、相關部門、部分區(縣)有關部門、50余家金融機構及120余家企業參與培訓會。
四川省副省長朱鶴新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朱鶴新表示,并購重組作為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一項重要手段,有利于企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是提升國民證券化率的重要路徑。
上市公司成并購市場主力
據了解,隨著中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并購市場。中國境內并購市場持續發展,與此同時,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企業實力的增強,更多企業選擇海外并購擴大資本實力。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憑借其較強的融資能力和并購條件,已經成為并購市場的主力軍。2016年,全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數量2486單,交易金額2.39萬億元(含配套融資3648.1億元)。
朱鶴新在講話中表示,“資本市場仍然是我省金融發展的短板,與我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不匹配,與我們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標也還有一定差距。”
朱鶴新還指出,四川仍然存在上市公司市值小、國民證券化率不高、企業參與并購活躍度不高等問題。“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堅定信心,抓住當前并購重組的大好機遇,迎頭趕上。”
“從國家層面來看,中國證監會、國資委對鼓勵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特別是國有企業混合制改革,利用資本市場提升國企核心競爭力等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朱鶴新表示,從四川省來看,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明確把提高全省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率作為重要任務之一。為貫徹落實好相關精神,四川提出到2020年末國有資產證券化率達到30%的奮斗目標,同時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細化措施,加大財政獎補力度,將對成功開展重大資產重組的四川上市公司給予一次性補助。
當前,四川省規模以上企業將近2萬家,四板申請掛牌企業超過4000家,按四川省政府改制計劃,到2020年完成改制企業將達到5000家,這些都為上市公司提供了充足的并購標的。此外,上市類和非上市類企業開展并購內在需求也很大,很多企業在尋求開展同行業并購或縱向產業鏈整合,爭取和保持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鼓勵券商設立并購基金
“當前國民證券化率低是制約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一塊短板,如何提高國民證券化率顯得尤為迫切。”朱鶴新認為,從國際經驗看,并購重組是企業發展壯大的不二法門,上市公司只有通過并購重組,才能提高質量,修復資產負債表,從而做大做強。提高國民證券化率要從并購重組上做文章、下功夫,需要政府、機構、企業多管齊下,共同發力。
朱鶴新提出,一要統籌聯動,政府要大力推動;二要轉換思路,中介機構要做好服務;主動作為,企業要把握好“三個維度”。
“省金融工作局要做好指導服務工作,要指導券商落實簽訂的戰略合作備忘錄,為我省企業開展并購重組提供專業服務,打造“并購基金”,專門支持企業兼并重組、產業鏈整合等”朱鶴新指出,省國資委要率先推進一批省屬國有企業開展并購重組,推進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整體上市,逐年落實資產證券化率計劃。四川證監局要提供監管指導,要支持有條件的上市公司借助資本市場融資工具,進行海內外并購。
朱鶴新還表示,希望各中介機構充分發揮自身的經驗和資源優勢,加大對四川企業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幫助企業并購重組、整合資源,鼓勵券商陸續設立并購基金,支持四川企業開展并購重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培訓會上,四川產業振興基金和中信建投證券,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與中信證券分別簽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作框架協議。
朱鶴新最后在講話中強調,并購重組是四川省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助推產業升級轉型,實現市場化資源配置的重要路徑,也是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國民證券化率的有效手段。希望到2020年,四川能形成一批行業龍頭“巨無霸”企業,打造一批市值千億、五百億級上市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