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2 21:18:08
近段時間港股走牛已經得到市場普遍認同,因此,此前沒有明顯上升的港股大市成交量,在近兩日出現較大變化,日成交額突破千億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港股的金融股板塊里銀行股和保險股都出現明顯的升勢,只有券商股卻遲遲不動。終于在8月2日,前期滯漲的港股券商股開始了集體發力,抱團飆漲。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謝欣
券商股異動一改頹勢
恒生指數從2016年以來一直處于震蕩上漲的趨勢,而恒指成分股中的銀行、保險等藍籌股也成為了大市上漲的動力。但是同樣是金融股的券商股卻相比銀行、保險要遜色不少。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港股大市上漲的節奏非常好,既穩步向上,成交量也較為平穩,沒有明顯放大。今年港股市場的日均成交額也僅為773億港元左右,基本為正常水平。
市場成交量沒有上去,券商利潤沒有大幅增長,股價滯漲也就不那么奇怪。但是進入7月份以后,情況似乎發生了變化,首先整個7月的日平均成交金額達到了847億港元。此外,8月1日、2日港股大市的成交金額均突破了1000億港元大關。
而就在8月2日,港股市場上券商股便出現了飆漲,時富金融、耀才證券和南華金融分別大漲了18%、10.13%和9.62%。
同時,內資券商股同樣表現優異。國泰君安國際、申萬宏源、海通國際也分別上漲了8.16%、7.69%和6.48%。
南華金融集團高級策略師岑智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港股市場成交額增加,利好券商股及港交所,但是港股有板塊輪動的情況,目前還是選擇指數股、權重股為宜。
港交所受到關注
港股市場量價齊升,第一個想到的利好股便是港交所,畢竟水漲船高。
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于正人在研報表示,港股持續向好并突破2年新高,成交額雖然上升,但沒有像2015年“港股大時代”以及2007年“港股直通車”般交投突然暴增至超過1000億港元,甚至達2000億港元。今年以來港股受內資資金持續流入,加上市場氛圍向好,港股交投也呈現穩步上揚的趨勢。而港交所股價就持續追漲,股價由7月初的200港元附近,在一個月時間里突破210港元、220港元及230港元的多個心理關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除了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及深化,港交所也在做其他很多的嘗試,如債券通的上線、設立創新板等等舉措。中國銀河國際就對此表示,香港市場的交易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