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輝 2017-07-06 22:26:59
每經編輯 吳若凡
每經記者 吳若凡 編輯 曾健輝
2017上半年,房地產調控不斷深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或地區出臺了160余次調控政策,內容涉及限購、限貸、限售和土地出讓等等。
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促使企業之間的差距日漸拉大。根據克而瑞數據,上半年已有7家房企流量金額超千億元,房企銷售TOP10、TOP30和TOP50的門檻已經分別抬升至700億元、309億元和162億元。可見各陣營間的差距日漸加大,而就各梯隊而言,其中也不乏新銳黑馬實現彎道超車。
各梯隊均有黑馬上榜
集中度提升是今年房企上半年成績單上最突出的一個點。克而瑞數據顯示,各梯隊房企集中度均呈上升趨勢,其中TOP30和TOP50房企的集中度更是同比上升10多個百分點。
但在各梯隊中,克而瑞認為,在不同規模的房企陣營,均有企業憑借自身的優勢獲得亮眼的表現。
在TOP10陣營中,融創去年上半年以560億元排名第八,今年同期排名第七位,流量金額已達到1088億元,幾近翻倍,增長速度明顯高于行業水平。
“融創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其提前布局重點一二線城市,且通過收并購獲得充足的土地儲備,有力地促進了銷售的增長。”克而瑞指出。
在TOP30陣營中,去年尚未入榜的中梁地產躋身第26位,上半年銷售業績同比增長153%,達到354.7億元。
同樣憑借高品質、高周轉的運營策略,禹洲地產在上半年躍升為TOP50房企的“分界線”,銷售金額162.2億元。不過據禹洲地產提供的數據,截至6月30日,公司合約銷售金額已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66%,實現全年銷售目標的三分之二。
“今年年初,集團已經制定目標,即在未來3~5年時間里,年化成長目標50%以上,2020年希望可以能夠進入千億房產的行列。”禹洲地產常務副總裁李維告訴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留意到,克而瑞數據中,2017上半年禹洲地產上海區域總計權益銷售金額24.1億元,排名18位,比上一統計周期提升了22名,其中僅禹洲府和禹洲雍賢府就貢獻了約15億元的銷售金額,也印證了禹洲的主要發展動力為華東區域的品質高周轉盤。
房企業績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在融創、魯能、中梁、禹洲、恒泰、新力等企業向前邁進的同時,也有一些企業的榜單名次有所下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的榜單發現,去年上半年出現在第45位的瑞安,今年上半年的排名已跌至154位。
瑞安公告顯示,今年前5月,其合約物業銷售額為29.6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8%。其中包括住宅物業合約銷售額15.51億元和商業物業合約銷售額14.09億元,累計已出售總建筑面積8.79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87%。
瑞安方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6月的銷售業績要等公告才能知曉。但就克而瑞提供的瑞安2016年上半年商業物業銷售金額數據149億元來看,若想達到去年的水準,6月份要賣出120億元以上。
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落差,瑞安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由于公司每年的銷售節奏不同所導致。實際上,除瑞安以外,港資企業在內地房企銷售榜單上頗顯弱勢,另一家港資房企和記黃埔轉身為長實地產后排名跌至99位。
對于房企的分化表現,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認為,業績的上下波動取決于企業對行業的理解、認知等;另外也與企業追求的商業模式以及企業背景有一定關系。
隨著上半年限購、限貸,特別是限價的不斷升級,調控對房企供應及銷售業績的影響越來越大。
克而瑞指出,布局一二線城市市場的房企受調控影響最大,典型房企第二季度的銷售增速相比一季度回落也較為明顯。從當前房企遭遇較強市場調控和房企集中上半年供貨的角度來看,下半年房企的業績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未來中小房企或只有三條出路:求合作—與大房企合作開發;投私募—剩余資本委托投資;走海外—海外成熟市場投資額不大、需求平穩,可以維持生計。”業內人士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