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7 13:54:48
每經編輯 肖鴻月
每經記者 肖鴻月 每經編輯 江月
關注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的小伙伴都知道,理財不二牛最專一的事兒就是安利定投,不久前也掏心掏肝地出了本定投的寶典秘籍——《基金定投的奧秘》。其中,理財不二牛經常提到的定投最適合的品種,寬基指數算一個。
先給小白科普一下,所謂寬基指數基金,即覆蓋股票面廣泛、具有相當代表性的指數基金,如創業板指數。創業板指數90%的倉位又分布在傳媒、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子等新興產業,持有新興行業的比重最高,所以被看做是最具成長性、最能代表經濟轉型的指數。
說到創業板指數,理財不二牛不禁想到了一位老鐵,他在去年4月初開始定投某只創業板指數基金。姑且不談這只基金,咱們來看看創業板指近一年來的走勢↓↓↓
可以說是華麗麗的“跳樓機”。不用看他的基金賬戶,大家一定都能猜到他定投的創業板指數基金虧得不少了。
這12個月里,經歷了英國脫歐、美國大選、債市調整……創業板指始終堅挺在創新低的前線。理財不二牛的這位老鐵定投一年下來,虧損已經達到了18%,周圍的朋友都在問他,支撐他繼續定投的是信仰還是忠誠?
雖然他總是苦笑,但這時他也并沒有那么堅定——自己到底是該忍痛割肉還是繼續加碼呢?
先來說一個理財不二牛的親身經歷,2014年初,定投了某只創業板指數基金,選擇的是按月定投,雖說前期嘗到了2014年三季度~2015年上半年創業板高歌猛進的甜頭,不過后期也曾虧損近20%!那個時候,沒有選擇忍痛割肉,而是果斷加大了定投額度,嚴格執行“越跌越買的”準則。截至目前,理財不二牛定投的收益也僅僅是虧損5%,看著創業板疲軟下跌的精神面貌,也不會特別惆悵。
回到正題,理財不二牛總結了下,定投創業板指數已經虧損18%,可以這么辦↓↓↓
一、越跌越買
就如理財不二牛親身經歷的那樣,“越跌越買”是定投的不二秘籍。虧損既然已經比較大了,那就不能放任不管,加碼攤薄成本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就算拒絕加大定投金額,但也要堅持定投不斷供。
二、看長期收益
要知道,既然選擇了定投,那么看準的就是基金的長期收益,短則需要堅持3~5年,長則需要堅持8年、10年。短期的下跌,自然就對定投的收益構不成什么太大的影響。選擇定投,不就是平時沒時間看盤,沒時間調倉換股嗎?那我們索性不看短期收益。
再者,今年上半年價值股占據漲幅榜前列,漲勢喜人。俗話說,“價值股與成長股不可兼得”,市場的風向變化誰也說不準,咱普通投資者的靈敏度相對于專業基金經理還是滯后的。最穩妥的方式還是,選擇定投,合理構建投資組合,靈活加碼,看準長期收益吧。
不管創業板怎么跌,只要你不問凈值,埋首定投,歲月就會依然靜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