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30 20:33:5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謝欣
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上交所及深交所也發布了相應的實施細則,并從即日起實施。有專家指出,減持新規有助于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形成穩定的市場預期,對A股市場能夠起到極大的提振作用。那么,此次發布的減持新規對限售股解禁有哪些影響呢?
首發限售股:2017年減持壓力驟降
今年以來,最被市場所詬病的便是次新股首發限售股解禁導致出現巨額套現壓力,在該壓力下,次新股一次又一次遭到減持沖擊,令股價持續走低,如5月最為明顯的便是第一創業和帝王潔具。
不過,隨著減持新規出爐,次新股未來遭遇首發限售股解禁的拋壓會大大減少。
根據減持新規,監管范圍放大,首發前股東也將與大股東和董監高一樣受到規則約束,同時,在原有的減持限制比例下新增大股東和特定股東三個月內集中競價減持不得超過總股本1%,大宗交易減持不得超過總股本2%的規定,換句話說,端午節后,次新股首發限售股拋售壓力會驟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WIND數據統計發現,從5月31日至12月31日,今年兩市還將有涉及260家的343億股限售股解禁。而5月31日有首發限售股解禁的為吉祥航空、東興證券、高偉達、四方精創以及天順股份。
如吉祥航空,5月31日,首發限售股東上海磐石寶騏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公司)持有的2100萬股限售股將解禁,占吉祥航空總股本的1.64%。根據減持新股,該股東若要在二級市場減持股份,那么5月31日減持股份上限是1280萬股,這對比吉祥航空日均200萬股的成交量,也算是一個天量了。但是若其直接通過大宗交易全部減持,那么接盤方會受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所限制,在6個月內不得轉讓股份,換句話說,如果通過該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解禁股,吉祥航空在二級市場未來6個月內都不會受到其減持帶來的影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規定是單一限售股股東在二級市場減持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但是如果涉及多股東持股,且持股比例不高的情況,股價同樣還是會受到減持沖擊。
如天順股份,5月31日將涉及眾多首發限售股股東持股解禁,解禁規模為74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在限售股股東名單中,皖江(蕪湖)物流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海通開元投資有限公司、白炳輝、朱希良分別持股450萬股、300萬股、250萬股以及1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均超過1%。那么,他們解禁后在二級市場3個月內減持上限均為74.68萬股,僅四位股東累計減持上限就達到近200萬股,這對目前天順股份日均80萬股的成交量來說,也存在一定壓力。但是相比新規前可以達到總股本10%的減持比例來說,如今的解禁后減持量已是大打折扣。
定增限售股:減持規模“砍半”
“在股東減持新規升級的十大措施中,完善大宗交易過橋減持監管安排是政策中最大的看點,之前大股東通過過橋減持途徑侵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此次新規有望堵上這個明顯的漏洞。”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如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的確,今年大宗交易市場極其活躍,大股東和一些定增股東通過大宗交易市場過橋減持股份對上市公司股價造成惡劣影響,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菱石投資趁雄安新區概念炒作在大宗交易市場巨量減持冀東水泥。
幾年前,冀東水泥以14.21元/股的價格向菱石投資定向增發1.35億股,融資19億元。增發完成后,菱石投資持有冀東水泥10%的股權,成為冀東水泥前三大股東之一,在其限售股解禁后,菱石投資一直未減持,直到今年一季度才減持1000萬股。不過隨著雄安新區概念炒作興起,菱石投資開始加大了減持力度。
4月13日晚間,冀東水泥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菱石投資自2月22日至4月12日,通過大宗交易平臺累計減持公司股份6737.62萬股,占公司已發行股份數量的比例約為5%,而在4月12日當日,冀東水泥在大宗交易市場就成交了5737.62萬股,減持力度驚人。
受到第三大股東、同時是定增股東的大幅減持影響,冀東水泥股價一路下行,自減持公告日起,截至5月26日,冀東水泥累計跌幅達到30.88%。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減持新規我認為影響最大的還是定增限售股,因為有一條是直接令定增限售股解禁12月內減持不得超過50%,換句話說,整個定增限售股解禁的實際解禁流通數量就少了一半,而且很多定增股東賬面有較大浮盈的,一般會選擇在大宗交易市場一次性減持完畢,如今大宗交易接盤方減持也受到約束,6個月內不能賣出,這對大宗交易市場是很大的沖擊,對二級市場來說,是極大的利好。”
《每日經濟新聞》通過WIND數據統計發現,從5月31日至今年年底,兩市還將涉及500只個股的868.12億股定增限售股解禁,按照減持新規折算,實際能減持進入流通的限售股為434億股,解禁規模“砍半”。
而據數據顯示,目前定增限售股累計浮盈較大的個股有寶碩股份、世紀華通、印紀傳媒、八菱科技、柘中股份、雙林股份、新開源等51只,參與定增機構賬面浮盈均超過100%,他們解禁后,套現意愿或較強。
如5月31日將有2425.97萬股定增限售股解禁的富春環保,涉及解禁股東包括上海力珩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力麥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及馬雪峰等風投公司與自然人,根據WIND數據計算,目前這些參與富春環保定增的投資者,賬面浮盈為151.55%,有較大的獲利空間,解禁后減持意愿會較大。不過根據減持新規規定,他們一年內減持上限已經“砍半”,而在3個月內在二級市場減持股份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1%,可以說,相比之前的冀東水泥單日巨量減持,富春環保定增限售股解禁后的短期減持壓力已經大大降低。
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就目前的減持新規和交易制度本身而言,其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協調了散戶和公司股東之間的利益關系,起到了公司上市、并購、定增之后的股價在一定階段內穩定的作用,讓參與的股東可以在未來實現價值變現。但就執行方面來說,可能交易制度還是存在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有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超過5%卻沒有履行報告和披露義務,證監會給予的處罰相比其套現的資金僅是九牛一毛,這意味著上市公司股東的違規成本太低了。對于投資者而言,監管層只有進一步加大監管、加強處罰力度,才能真正有效地堵住制度中存在的各種漏洞,才能讓違規者做到無法違規肆意套現。也只有處罰力度大幅提升,才能震懾住上市公司重要股東肆意減持套現的沖動,才能確保A股市場更長遠更健康地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