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 2017-04-03 20:53:11
通過偽造印章和材料,就能從銀行騙取14億元巨款,聽起來讓人難以置信,但這卻是發生在山西、安徽兩地的真實案例。近日,安徽蚌埠警方破獲了一起涉案金額達14億元的銀行詐騙案件。
通過偽造印章和材料,就能從銀行騙取14億元巨款,聽起來讓人難以置信,但這卻是發生在山西、安徽兩地的真實案例。近日,安徽蚌埠警方破獲了一起涉案金額達14億元的銀行詐騙案件。
偽造印章材料 騙取銀行4億元
山西運城的王某某是當地一家淀粉制品公司的負責人,2014年5月,因資金鏈緊張,急需用錢,王某某動起了歪腦筋。平日里王某某與銀行從業人員往來密切,對行業規則和銀行之間的聯系比較了解,他想到了一個從銀行套取資金的計劃,并找到在當地一家銀行任經理的段某幫忙。
盡管明知這是違法行為,在銀行工作的段某還是給王某某提供了幫助,通過偽造專業材料和發布虛假貸款信息,王某某和同伙成功地從當地另外一家銀行套現4億元,事后為段某購置了一套別墅,價值200多萬,同時還為她購買了一輛寶馬轎車,并贈送了一些其它貴重物品。
警方介紹,這筆巨資落入王某某個人腰包后,大約有將近1個億被他用于揮霍、賭博。另在安徽蚌埠的一企業放高利息貸款,近2個億。
二度作案 故技重施再騙10億
為了掩蓋自己的違法行為,填補4億元的欠款,王某某在安徽蚌埠故技重施,再次作案,而這一次的詐騙金額竟達10億。
王某某首次作案騙取4億中的近2億元,通過某銀行蚌埠固鎮支行的行長常某,以高利貸的形式放給了安徽蚌埠市的一家企業,并要求常某提供擔保。
由于蚌埠這家企業經營不善,無力償還高利貸,而作為擔保人的常某也無力償還。王某某故技重施,要求常某與他“合作”,從銀行弄點錢出來。常某利用銀行行長的身份便利,給王某某和同伙提供了作案條件,再次從北京一家銀行騙取了10億元的資金,并成功套現。
東窗事發潛逃緬甸 警方捉拿歸案
再次騙到10億元后,王某某放松了警惕,不但沒有償還首次作案的銀行欠款,還繼續把錢都放了高利貸,眼看著4億元的欠款即將到期,王某某又找到段某想進行第三次作案。而這次,段某偽造的身份被銀行人員識破。
銀行識破段某的偽造身份后,立即報案,段某很快落網。而王某某等人聽到風聲后,開始連夜潛逃。
2016年6月,蚌埠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成立專案組,以涉嫌詐騙罪對王某某等人進行抓捕。經調查,專案組發現王某某等人經云南偷渡至緬甸境內。通過云南和緬甸警方的配合,專案組掌握了王某某在緬甸的藏身之處,并得知他進行了整容,準備再度潛逃。專案組立即對王某某實施抓捕,并最終在緬甸當地的一個香蕉林里將他抓獲。
犯罪嫌疑人:賄賂中間人近2億元
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到底是如何操作才能順利從銀行騙走14億元呢?警方介紹,其中的關鍵就是內外勾結,由熟悉銀行業務的內部人員給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大量幫助。
犯罪嫌疑人常某說,當初蚌埠一家企業在向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借高利貸時,因數額并不大,還有利益和人情的考慮,他選擇為該企業擔保,而之后的擔保數額越來越大,超過了自己的能力范圍。
由于企業和擔保人常某都無法償還巨額債務,王某某就借此提出要利用虛假材料,從銀行套取資金,此時,常某已無法拒絕了。“不做有可能就會遭到其他的惡劣行徑,或遭受一些人身攻擊,還會造成崗位的丟失。”
除去兩次作案提供便利的銀行高管,為了保證造假印章和材料能夠順利通過審核,成功套取現金,王某某還必須打點好多個環節的銀行工作人員和中間人,僅支付給犯罪嫌疑人常某的就有4000萬元。王某某說,10個億有將近2個億,給了中間人。
警方介紹,專案組前后輾轉云南、北京、上海、山西等地,共抓獲涉案嫌疑人13人,后經檢察機關審查批捕7人,查封凍結涉案賬戶2億多元。目前,此案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