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8 16:29:10
上市公司分紅的實質是讓股民分享公司的發展成果,張玉卓離任前與董事會做出的這一決定,似乎也反過來肯定了中國神華作為中國最大煤企的成就。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少婷 實習生 肖達明 每經編輯 文多
每經記者 李少婷 實習生 肖達明 每經編輯 文多
從2002年年末走馬上任擔任副經理,到2017年年初卸任董事長,張玉卓在神華集團約14年的歲月落幕。
3月27日下午,中國神華(601088,SH))公告顯示,擔任神華集團及中國神華董事長的張玉卓結束其30余年的煤炭生涯,從神華離職。而官方披露的信息顯示,他將赴天津擔任天津市委委員、常委。
就在10天前,3月17日晚間,中國神華發布了2016年年報,全年營收微增3.4%,凈利潤同比大幅提升40.7%,實現盈利227.12億元;剔除神華財務公司影響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更是上升了99.7%。同時,公司拋出了總額達到590億元的派息預案,震驚市場。
對于A股市場來說,這一分紅在規模上雖然并非首屈一指,但超高的計算股息率卻震撼了股民。此前,2015年度工商銀行派發現金股息831.5億元,建設銀行同一時期發放的股息共約685.03億元,這兩大紅包都遠遠超過中國神華,但是即使是這兩筆最大的股息紅包,計算股息率卻依然無法和中國神華相比。
在張玉卓離職的背景下回望這一事件,董事會豪氣分紅近590億元的預案值得玩味。上市公司分紅的實質是讓股民分享公司的發展成果,張玉卓離任前與董事會做出的這一決定,似乎也反過來肯定了中國神華作為中國最大煤企的成就。
在這個與神華、煤炭行業牢牢綁在一起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指揮下,從2007年上市到2017年年初張玉卓卸任董事長,中國神華凈利潤總額由2007的296億元成長到389億元。而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成立約22年的神華集團,也已不是一個純粹的煤炭企業,早已成為以煤為基礎,集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為一體,產運銷一條龍經營的特大型能源企業。
對于神華來說張玉卓是典型的“學者型領導”。他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下稱煤科院)擔任副院長、院長期間,把煤液化制油的產業化作為國家戰略項目,組織專業人員提出中國煤炭直接液化技術的雛形。2002年進入神華集團后,張玉卓全面負責神華集團的煤制油戰略。最具標志性意義的是,2016年12月,總投資達550億元、全球單套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神華寧煤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正式投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