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1 23:49:39
3月1日,保監會針對昆侖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侖健康)股權問題發出二次問詢函。2月17日,保監會首發問詢函,要求昆侖健康就股東間是否存在關聯,是否有實際控制人作出詳細說明,直指“佳兆業郭英成家族”。3月1日,保監會發布消息稱,已于2月24日收到昆侖健康關于股權問題的報告。針對昆侖健康再度否認四家股東之間存在關聯關系等問題,保監會要求昆侖健康及有關股東就四個問題作出進一步解釋和說明。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姚茂敦
3月1日,保監會針對昆侖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侖健康)股權問題發出二次問詢函。2月17日,保監會首發問詢函,要求昆侖健康就股東間是否存在關聯,是否有實際控制人作出詳細說明,直指“佳兆業郭英成家族”。3月1日,保監會發布消息稱,已于2月24日收到昆侖健康關于股權問題的報告。針對昆侖健康再度否認四家股東之間存在關聯關系等問題,保監會要求昆侖健康及有關股東就四個問題作出進一步解釋和說明。
除上述問題外,保監會還要求昆侖健康穿透股東股權。此外,問詢函還表示,昆侖健康股東深圳市嘉豪盛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嘉豪盛)聲明實際控制人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公開披露信息不符。
一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應是(監管)對昆侖健康的回復不滿意,特別是全國都在查治理結構的環境下。如輕易讓其過關,就有了一個不好的示范效應。所以,保監會嚴格要求是可以理解的。”
●說明材料要求穿透股權
記者注意到,雖然昆侖健康在規定的時間向保監會書面回復了首次問詢函,但保監會認為其股權結構和資金來源的說明并不詳盡,于是再度發函要求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
在3月1日保監會的二次問詢函附件《關于昆侖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有關問題的報告》中,昆侖健康再度否認了四家股東之間存在關聯關系,及與“佳兆業郭英成家族”存在關聯。
昆侖健康還稱,“公司經營層根據董事會的決策、在監事會的監督下,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自主行使經營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昆侖健康四家股東此次披露的股權結構顯示:
深圳市宏昌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深圳齊邦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伍楠舟與毛衛華是后者的自然人股東;深圳市泰騰材料貿易有限公司是深圳瀚宏貿易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鄭楚標和張竣智是后者的自然人股東;深圳市正萊達實業有限公司是深圳晟金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徐萍和葉璐是后者的自然人股東;深圳市正遠大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海耀達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黃曉剛和鐘曉紅是后者的自然人股東。
不過,保監會對于上述股權結構披露程度顯然并不滿意。
在二次問詢函中,保監會首先要求昆侖健康說明的是股東深圳市宏昌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遠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騰材料貿易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正萊達實業有限公司近三年的主營業務情況、財務狀況以及入股昆侖健康的詳細資金來源。
第二,要求提供上述四家公司每一級股東的基本情況。其中,法人股東就近三年主營業務、財務狀況、入股資金來源作出說明,并提供證明材料;自然人股東就入股資金來源作出說明,并提供證明材料。
●另一家股東牽出“明天系”
值得關注的是,在保監會的二次問詢函中,提及了昆侖健康的第二大股東深圳嘉豪盛,該公司的持股比例為14.95%。與前面四家股東指向“佳兆業郭英成家族”不同,深圳嘉豪盛背后牽出“明天系”。
保監會要求昆侖健康,“說明公司股東深圳嘉豪盛上一級股東北京久晟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北京久晟)的有關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公開披露信息,深圳嘉豪盛的股東為北京久晟、上海圣達信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鑫順泰商貿有限公司、鄂爾多斯市通海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公開披露信息顯示,北京久晟的出資人有三家,分別為北京久銀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市華源通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和華夏人壽,而華夏人壽正是“明天系”保險公司。
就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華夏人壽方面詢問對于北京久晟的出資方式,是否知悉涉及昆侖健康股權相關問題,不過,截至昨日晚間20時20分,仍未收到回復。
對于保監會二次問詢中提到深圳嘉豪盛,及上一級股東北京久晟,上述保險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問題主要是信息披露的情況。”問詢函顯示,深圳嘉豪盛“聲明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王鶴,其為青島信和昌達科貿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東。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公開披露信息,青島信和昌達科貿有限公司股東為劉學津和王善成,與你公司披露不符。請作出說明并提供證明材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