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1 23:56:49
行情平淡甚至不佳時,基金出現發行慘淡的情況并不難理解,但上證綜指從年初以來大漲4.82%,年初至今,甚至是農歷新年至今公告延長募集的基金也不在少數,單是2月17日當天宣布延長募集期的基金就有5只。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鴻月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鴻月
在公募基金行業,基金延長募集不是什么稀罕事,不過發生在最近這個時間點或許略顯奇怪。
來自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最新交易日(2月21日),上證綜指從年初以來大漲了4.82%,上證基金指數的漲幅也達2.07%。就在最近幾個交易日,上證綜指時隔幾個月后重新站上3200點并呈現出良好的勢頭。在基金漲幅排行榜上,除去一些特殊情況導致凈值飆升的特例,年初至今回報率在10%左右的基金比比皆是。
行情平淡甚至不佳時,基金出現發行慘淡的情況并不難理解,可在上述背景下,年初至今,甚至是農歷新年至今短短十余個交易日,公告延長募集的基金也不在少數,單是2月17日當天宣布延長募集期的基金就有5只。在一片看好2017年權益類投資、“紅二月在路上”的聲音中,基金卻還是賣不動,這么“叫好不叫座”到底是因為什么?
●基金頻頻延長募集,最長延至2個月
“雖然有設想年后基金不好賣,但形勢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峻一些。”談到今年以來基金募集的情況,一家大型公募人士相當感慨地告訴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
基金公告顯示,截至2月17日,2月以來共有11只基金宣布延長募集期。其中多只基金都是從去年12月開始募集,募集時間也有近兩個月之久,但近期卻公告將募集時間再延長一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利得基金2月17日發布公告稱,旗下久安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已于2017年1月25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2017年2月20日,但“為充分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因市場原因”,決定將本基金的募集時間延長至2017年4月24日。市場中延長募集期的基金不在少數,不過一延就是兩個月的確實也不多見。
那么,一般基金的募集期到底是多久呢?
根據最新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基金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額發售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個月。也就是說,法定的基金募集最長預設期限就是三個月。不難發現,上述那些延長募集的基金也都紛紛將募集時間延長到了這一上限。
除了延遲募集的情況外,從去年底至今,直接將預設發行期限定為三個月的產品也有顯著增多的趨勢。
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2月17日,今年1月以來發售的新基金共有68只,農歷新年后發售的就有46只。其中,博時富海純債、德邦穩盈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前海開源滬港深強國產業混合、海富通瑞合純債和前海開源滬港深裕鑫等多只基金,都將直接募集期限直接定在了三個月,而這在去年的行情下是十分罕見的。
●多重原因導致“叫好不叫座”
要說對市場的看法,目前不少財經網紅、專業機構都紛紛表示看好2017年的權益類投資。不過投資者卻似乎并不買單,基金們出現“叫好不叫座”的現象就是一項例證。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通過實地走訪以及與專業人士的交流,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得出了多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從產品本身而言,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產品經理坦言,目前新發基金數量非常多,且由于此前定制基金的大量出現模糊了產品的特點,“投資者不知道買什么,可能會降低購買的積極性”。
濟安金信副總經理王群航的表述則更為直接,“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的工具,精選到好的產品、拉長時間維度還是能得到比較好的收益。現在的問題在于,首先老產品太多,還要去庫存;其次新產品大量同質化、絕大部分產品沒特色,那投資者還不如尋找有歷史業績的相似產品來購買。這也是新產品賣不動的主要原因。”
在銷售渠道方面,一位大型國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開年之后其所在銀行以推廣自家理財產品和保險產品為主,基金則“基本沒怎么推”。說到原因,他坦承,“理財和保險購買起點高、收益也有保證,有助于實現開門紅”。
上述大型公募人士也印證了這一點,并進一步指出,“銀行基本上不賣了,直銷渠道主要是貨幣基金賣得好,其他零售基金比去年還難賣”。
不過他同時表示,“雖然目前是一個相對底部、創新低也不是沒可能,但我覺得現在布局還是大概率賺錢的。不過通常情況都是市場都是走完A浪了大家才反應過來,等到大漲再沖進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