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7-02-11 10:00:37
新年伊始,網貸平臺進入了年度運營報告披露時節。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有20家左右的平臺公布了其2016年度的運營報告,而形式以微信上推送為主。此外,數據顯示,平臺44%的投資用戶是80后,90后也占到了30%。
新年伊始,網貸平臺進入了年度運營報告披露時節。對于網貸平臺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在去年10月份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對外發布《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個體網絡借貸》標準(以下簡稱《信披標準》)可見一斑——以期通過信息披露使行業達到機構自身透明、客戶資金流轉透明、業務風險透明。
據《證券日報》不完全統計,目前有20家左右的平臺公布了其2016年度的運營報告,而形式以微信上推送為主。對此,有平臺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網貸平臺都有各自的微信公號,投資者都會積極地關注。“目前移動端比電腦端的使用率更高,所以會從微信上推送平臺的數據報告等資料,投資者也能更快、更便捷地查看。”
從披露內容來看,經本報記者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全年成交額及與上年比較的增減比例,新注冊人數,平均借款金額,全年所獲榮譽獎項,借款人和投資人主要分布地區,以及對投資人的分析,如年齡段、男女比例,還有部分平臺甚至對投資者星座也進行了統計。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報記者所梳理的20家網貸平臺年報中,有7家對逾期、壞賬有所提及。有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道,“由于行業尚處在合規化的進程中,信息披露尚不夠規范,所以大多數平臺的年報僅停留在營銷層面上,對于自身的問題及敏感信息鮮有提及。”總的來看,披露的信息大多僅為總量數據,缺乏對細分領域的進一步闡述,無助于投資人對平臺運營狀況作出理性判斷。
小額分散成為主流趨勢
行業集中度越來越明顯
去年8月份,銀監會聯合其他部委共同出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網絡借貸定位于信息中介,并要堅持小額分散原則。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現,從借款人角度看,2016年單月單個平臺借款金額介于0元—20萬元的借款人最多,占比高達95.07%,其次為20萬元-100萬元之間,借款人數占比4.22%。
而從網貸平臺公布的去年運營數據來看,不少平臺已開始踐行小額分散路線也可以得到印證。有利網數據顯示,2016年累計成交金額181億元,累計產生收益7.3億元;最高單日成交額1.4億元。借款總人數為1018715人。人均借款金額為1.03萬元,為行業平均金額的9%,用戶每筆投資平均分散在23.69個項目上。PPmoney也在其運營年報中表示,20萬元以下借款占99.9%,人均借款額為5204元。易通貸的運營數據顯示,2016年平臺平均單項目借款金額為19.16萬元。
與此同時,各平臺的成交額和新注冊用戶也在穩步提升。據開鑫金服的年報顯示,平臺累計成交額350億元,成交約107.65億元。成交筆數108546筆,同比增長607.9%。拍拍貸公布的2016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平臺去年成交量達198.78億元,是2015年的3.5倍,同比增長超250%;全年新增注冊用戶2308.63萬人。團貸網2016年成交量為345.06億元,較2015年的79.32億元增長335.02%。
從各家平臺公布的年報數據可以看到,雖然2016年行業面臨強監管,但是對于大平臺來說,成交額、用戶數量等數據等依舊良好,整個行業集中度越來越明顯。據網貸之家發布的《2016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2016年全年網貸行業成交量達到了20638.72億元,相比2015年全年成交量9823億元增長了110%。其中,在2016年12月份,網貸行業成交量前100的平臺成交量占全行業成交量的比例為78%;前200的平臺的成交量占比為87%;前300的平臺成交量占比高達91%。相比2016年初,上述三個數據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成交量前100的上升幅度更大,反映出成交更多集中在前100的平臺中。
紫馬財行CEO唐學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行業洗牌形勢仍然嚴峻,“拐點”或在互金整治一周年之際來臨,二八定律、馬太效應凸顯,行業優劣分化達到峰值。
移動端為投資主要渠道
80后成為投資主力軍
隨著網貸平臺App端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端成為投資的主流渠道。據有利網的年報數據顯示,平臺95%的用戶在移動端進行投資。PPmoney的報告顯示,App累計現金交易額占比達84.33%。同時,PPmoney還對其投資者在App上進行投資的偏好時間也進行了分析,主要是早上8點的、中午11點、下午3點以及晚上10點。在旺財股的年報中對于投資渠道分析顯示,電腦網頁端占比20.77%、手機App端占比77.84%、移動網頁端占比1.4%。道口貸的年報表示,在用戶習慣使用的投資終端方面,移動端已占據近80%,其中以蘋果手機最多,習慣使用電腦終端投資人數僅占22%。人人聚財年報中的投資手段也顯示,手機端占比71.21%,電腦端占比21.76%,微信端占比7.03%。
各網貸平臺的數據充分表明,移動端已成為大多數投資人投資時的首選渠道,特別是手機端的高頻使用,也讓前述平臺負責人將其年報發布渠道選擇在微信端推送。他說道,“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選擇在App端進行投資,實時操作性更勝于電腦端。而且,平臺微信端日常的推送內容,投資人也十分關注。”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網貸投資者目前還是以男性為主,但是女性投資人的數量增幅更快,正逐步減小性別差異。并且,網貸投資的主力軍也趨于年輕化。在大眾的印象里,理財的人往往已經成家立業,歲至中年,對生活會精打細算,對90后的印象還停留在“今日有錢今日花,哪管明天窮到家”的消費至上主義。然而點融網數據卻顯示,平臺44%的投資用戶是80后,90后也占到了30%。在短融網的投資者結構中,80后占比達45.07%,90后為27.90%。懶投資的投資者年齡分布中,85后占比達42.80%,90后占比18%。希望金融的運營報告顯示,30歲-39歲的投資者比例最大達64.38%。
“網貸投資作為新興的理財項目,已經成為年輕群體的資產主要配置方式之一”分析人士認為,80后相較90后整體財務更自由、資金更為充裕,相比70后、60后等年齡段對于互聯網的運用更為熟練,因此80后目前已成為網貸投資的主力軍。
敏感信息披露有進步
部分平臺披露逾期壞賬
對投資人而言,除了關心自己所投的平臺的業績增長情況外,逾期和壞賬也極為重要。在本報記者所盤點的20家網貸平臺的年報中,有7家對此有所提及。
點融網表示,根據監管要求的逾期率的兩個計算方式,累計逾期率(逾期/累計成交額)和當前逾期率(逾期/借款余額)分別為1.2%和2.4%。人人聚財也在其報告中以圖表形式對去年每月的歷史累計壞賬率進行展現。玖融網的年報顯示,逾期筆數為95筆,逾期金額為594886.55元,壞賬數據為0。微貸網的壞賬率為0.27%。開鑫金服年報顯示,目前平臺上所有投資人均按時甚至提前收回投資本息。新聯在線則表示全年成交3428個項目零逾期零壞賬;道口貸年報顯示,平臺累計成交32.4億元,所有項目保持零逾期。
“逾期率、壞賬率等貸后數據是了解一家平臺運營是否良好、資產端是否強大的核心指標。而在中國互金協會在去年10月底下發的《信披標準》中,也要求互金平臺對逾期金額、項目逾期率、金額逾期率等進行披露”,人人聚財CEO許建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逾期率和壞賬率等數據直接影響了用戶資金的安全度和平臺的收益率,平臺的用戶需要知悉這個信息,我們也有信心去如實披露這方面的數據,因此人人聚財從很早之前就在月報、年報中加入了貸后數據模塊。我相信越來越多的平臺披露貸后數據會成為網貸行業的一個良性趨勢。”
前述業內人士則認為,《信披標準》并未對平臺在年報需要披露的內容作出明確的要求,因此平臺不在其中披露也無可厚非。不過,他認為,根據此前公布的中國互聯網協會的會員信息披露規范來看,信息披露是一個常態化的過程,是需要定期動態更新,而非僅在年終進行披露。這一點上,不少平臺也都有自己的信息披露機制,并在依據規范進行常態化的披露。但各家平臺對于這個最嚴信披規范顯然還準備不足,所披露的信息也遠沒有達到要求。
“另一角度來講,此前監管要求各家平臺定期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針對平臺出借人與借款人資金存管、信息披露情況、信息科技基礎設施安全、經營合規性等重點環節實施審計,并要求將審計報告報送至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但未要求將審計報告對外公布,所以問題的核心還是在于信息披露到底要以什么方式以及披露到什么程度”,該業內人士說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