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5 21:27:23
一旦這些條件中有一項達不到要求,就只能降級。而這次可能讓頂級豪宅降級的,是健康的生活環境。
每經編輯 王婷婷
每經地產評論員楊羚強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
今天是圣誕節,也是年末各店家瘋狂促銷的日子。不管是阿瑪尼、Gucci、愛馬仕這樣的頂級奢侈品品牌,還是國產快時尚,都會給出大幅折扣,有的限時搶購甚至給到了最低“1折起”。
在這場瘋狂的價格促銷商戰中,房地產是唯一的缺席者。無論是大型房企,還是中小企業,暫時都沒有降價賣房的動力。很多樓盤售樓處甚至已經掛起了“免戰牌”,準備提前放假了。
可是,邦爺卻預言,現時最頂級的豪宅即將進入到“跌價”時代。雖然因為貨幣發行量的原因,目前頂級豪宅的標價不會下調,但價值下跌卻毋庸置疑,將很快從現在的“一線頂級”降級為“二線頂級”。
不能守護健康:即使湯臣一品也一文不值
看過電影《世界末日》的邦粉們都知道,一張諾亞方舟的船票有多貴。10億歐元!(這還是歐元兌換人民幣1:10的年代)但是,即使像影片里俄羅斯土豪那樣吝嗇的葛朗臺,也愿意為了自己和兒子能夠活下來,花費300億人民幣買一張船票。
而在《現代豪俠傳》里,盡管清潔水公司連續四次上調水價,但城市里的居民無論貧富,都只能默默忍受清潔水公司上調水價,因為只有喝干凈的水,才能確保健康的活下去。
健康才是真正的剛需。在房地產市場上,同樣如此。真正的剛需住宅,其實應該是能提供健康生活環境的房子。
就以最近肆虐的霧霾來說,央廣網報道稱,16日開始的霧霾的影響范圍已擴大至17個省區市,面積142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超過七分之一的國土被霧霾籠罩。而霧霾里含有的有害顆粒物更多,比吸煙更易致癌。
人們迫切地希望自己家、公司、逛的商場、孩子的學校,可以保證室內空氣不含任何Pm2.5,客觀來說人們對這樣的房子需求非常迫切。
因此在霧霾天,最多人選擇的是房屋完全不開窗。可是,不開窗并非上策。就像朗綠科技總裁、合伙人陳棟梁說的,成人待在二氧化碳濃度高,氧氣含量少的空間超過六小時,就會昏昏欲睡,精神不振。缺氧對孩子成長影響更大,會直接導致智力發育遲緩,讓他們變傻。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防霧霾能力無疑也成為頂級豪宅的第一個條件。如果沒有能力抗霧霾,不能確保業主的生活健康,那么就是湯臣一品這樣的一線頂級豪宅,也只能“降級”。因為它無法業主的第一訴求——健康。
房地產的“天”也許會變
怎樣防霾?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房子“搬”到沒有霧霾的地方,比如海南,比如廈門。
開發商宣傳海南的房子,永遠只有兩個字——“健康”。雅居樂清水灣到上海推廣,宣傳的是健康;富力的紅樹灣上海推廣,宣傳的是健康;恒大海花島的營銷推廣,依然把健康作為賣點;融創·日月灣、融創·陽光小鎮的推廣還是要談健康。
然而,海南雖然是一個健康休閑的度假勝地,但多數人的事業不在海南,家庭成員不在海南,子女教育不在海南。要防控霧霾,光靠躲到海南島,完全不現實。
人們更需要的是自己工作、生活、學習的城市,有辦法解決包括霧霾、光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危害人體健康的“環境災害”。
然而解決霧霾談何容易。要知道洛杉磯,用了整整60年才清除了霧霾;倫敦也用了至少30年,才讓空氣達到潔凈的標準。
靠等顯然不現實!
當人們發現,只需要多付100萬,就可以把多種癌癥、白血病、心臟病等重癥擋在家門之外,綠色地產這個小眾的市場,開始變成了大眾市場。因為1.5億的中產階層,現在很愿意為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埋單”。
于是,有部分開發商看到了這樣的商機,乘機造勢希望一改現有的市場格局,并且已經嘗到了甜頭。
中國金茂,這個在7年前還被潘石屹稱為“從未聽說過的小公司”,在短短7年間靠著綠色科技住宅的概念迅速崛起。克而瑞公布的1—11月房地產企業銷售排名顯示,中國金茂已經是第27位,進入前20名只是時間問題。
另一家以綠色科技住宅著稱的地產商——朗詩科技地產,則憑借著進入綠色地產早、積累深,發展輕資產的代建業務,力圖以最小的代價,讓朗詩的旗幟插遍全國的大城小鎮。
葛洲壩,這個綠色地產的后來者,如今也是野心勃勃。下屬5G科技專家委員會居然網羅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中國葛洲壩地產董事長何金鋼、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清勤、中國綠色建筑委員會主任王有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莊惟敏、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專業總工程師徐偉、北京市室內空氣質量評價與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寅平、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助理林波榮、世界綠色建筑委員會主席戴禮翔、德國可持續建筑委員會(DGNB)主席亞歷山大·魯道夫、中國葛洲壩地產總工程師焦家海……這些“國士”級別的專家,雄心直指綠色地產標準制訂的話語權。
這些企業能否最終把地產行業的格局顛覆還不得而知,但從健康的風口看,這個市場顯然存在著巨大的機會,而且機會可能還不僅僅局限于房子本身。
去年,上海融創的一個項目操盤負責人就和邦爺聊過,融創未來對業主的健康管理,甚至有可能會涉足業主家庭的廚房,讓那些有害食品遠離業主。如果,某一天我們的房企能做到這一步,這個市場將比樓市更為廣闊。
因為和時尚界的頂級奢侈品一樣,一線頂級豪宅也要求景觀、功能、設施的最高水準。一旦這些條件中有一項達不到要求,就只能降級。而這次可能讓頂級豪宅降級的,是健康的生活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