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4 21:24:44
騰訊輸出在過去十多年來對抗網絡黑產的能力,并聯合公安、電信、銀行等部門共同發起和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編輯 盧祥勇
在互聯網上,個人信息“裸奔”早已不是新鮮事,伴隨而來的一個個電信詐騙案例已經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人人自危。除了提高自己的辨識力和警惕性,難道我們對這些黑色產業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為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央行出臺新規,自12月1日起,客戶通過自動柜員機向他人轉賬,24小時后才能到賬。
但是防電信詐騙,根本辦法還是得堵住信息泄露源頭。記者獲悉,今日(12月14日)下午,面向運營商和公安系統,騰訊推出了反釣魚系統“神荼”。公安部這次和互聯網企業合作,通過大數據加強打擊黑色產業的能力。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通過大數據的方式,可使詐騙成功率下降一到兩個數量級,從技術角度分析完全可以做到。騰訊呼吁運營商、銀行、網絡服務商等握有大量數據的企業,通過大數據的方式,與黑產分子對抗,并建議由國家牽頭搭建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臺。
數據顯示,年初至今,騰訊共協助公安機關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10余起,合計涉案金額超5億元。但反電信網絡詐騙尚存技術對抗、跨界合作、數據分享等難點。
騰訊聯合公安等多方常態化打擊
今日下午,基于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能力,騰訊發布了反釣魚系統即“神荼”。據了解,該系統面向運營商和公安系統,以本地庫的方式部署在內網環境,所有數據在合作方一側的內網流轉。
“神荼”和更早之前發布的“麒麟”系統均隸屬于騰訊“守護者計劃”,該計劃是針對反電信網絡詐騙的聯合開放品牌,由騰訊輸出在過去十多年來對抗網絡黑產的能力,并聯合公安、電信、銀行等部門共同發起和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今年的網絡詐騙在發生時間和特征上有何新表現?騰訊安全管理部總經理朱勁松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透露,一年中,詐騙熱度指數一般呈現兩頭低、中間高的趨勢。今年,高發期從4月份開始,到8月份也就是暑假達到峰值。
同時,今年電信網絡詐騙出現的新特征包括:一,詐騙手法隨著技術的升級不斷翻新,從電話、短信詐騙演變為多種形式;二,針對性強,對目前群體的行動特征掌握細致,廣撒網向精準化轉變,詐騙的場景話術也趨于逼真;三,影響面廣,詐騙涉案金額上千萬乃至上億,受騙人群多達百萬級別;四,產業鏈化,從盜取公民信息開始到用特定手法實施犯罪的全過程,犯罪分子已經逐漸形成了產業鏈化的運作。
今年也是公安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專項年。日前,公安部刑偵局副巡視員陳士渠表示,該專項行動已取得顯著效果,共打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6822個,為群眾止付48.7億元。接下來,公安部將繼續對電信網絡詐騙保持高壓態勢。同時,在部署了“麒麟”和“神荼”等大數據產品后,此類打擊將更加快捷高效,由集中型治理轉為常態式打擊。
數據分享尚存瓶頸,需共治對抗產業鏈
為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央行出臺新規(《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自12月1日起,客戶通過自動柜員機向他人轉賬24小時后才能到賬。在發卡行受理后24小時內,個人可以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賬。
據中國網報道,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近日公開表示,上述新規實施后至12月7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堵截涉嫌電信詐騙案件367起,因涉嫌詐騙撤銷ATM轉賬175筆,涉及金額189萬元。各商業銀行發現冒名和拒絕異常開戶近7000人次。效果立竿見影。
不過在今天的發布會上,馬化騰表示,目前在推動相關數據共享上,仍存在很多擔心和整合問題。“今天的網絡對抗不是一方的問題,也不是一個企業能夠應對的,我們希望以這種共治的方式,大家一起把能力貢獻出來。”他建議由國家牽頭搭建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臺。因為通過大數據的方式,與黑產分子對抗,可以下降一到兩個數量級的詐騙成功率,從技術角度分析完全可以做到。
朱勁松也認為,包括電信詐騙在內的各類互聯網犯罪,靠傳統打擊已經不能有效解決,必須聯合政府、銀行、運營商、互聯網企業和社會力量,建立防控大平臺共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換言之,反電信網絡詐騙需要從終端防御到云端解決方案,以共治對抗產業鏈。
數據顯示,年初至今,騰訊共協助公安機關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10余起,合計涉案金額超5億元,這些得益于其數據積累和用戶沉淀。而在日前的2017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對《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提到,人工智能需要三個東西,即大數據、算法和應用場景。相對而言,大公司有天然的兩個優勢,就是用戶場景和大數據。
不過,就反電信網絡詐騙中的技術對抗、跨界合作、數據分享等難點,騰訊公司副總裁丁珂、知道創宇CEO趙偉直言,一方面,網絡技術的更新帶動著網絡空間違法犯罪的快速發展與持續變異;另一方面,相應的法律法規卻需要長時間的醞釀才會出臺。網絡空間中出現的法治“模糊地帶”,甚至“空白地帶”,除了在立法層面上需要被重視之外,更需要全行業聯合共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