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6-11-03 10:51:17
通過觀測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榜中機構持股占總股本比例的變動,可以較大程度看出機構的增減持動向。如果機構持股比例增加,則較大程度可以認為機構進行了加倉,反之則可認為減倉。
按照上述統計口徑,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有超過170只個股獲得機構連續加倉。從機構連續加倉股所屬行業來看,機械設備貢獻股票最多,有21只個股;化工、輕工制造、電氣設備等行業均有超過10只個股入選;醫藥生物、電子、有色金屬、房地產等行業個股也較多。
從機構期末持股占總股本比例看,機構最新持有南玻A股份占總股本比例達到23.03%,位居首位;持有韶能股份占總股本比例20.72%,位居次席;持有京藍科技股份占總股本比例19.24%,位居第三位。此外,機構持有大商股份、航天長峰、寧波銀行等個股占總股本比例均超過15%。
相對機構持倉比例,機構持倉變動對股價的刺激作用或許更大。數據寶根據半年報及今年三季報機構持股占比變動情況,發現顧地科技、維維股份、金城股份、碧水源、泰豪科技、天舟文化等個股機構持股比例變動較大,均超過5%。其中,機構三季度持有顧地科技占總股本12.67%,較半年報增加了10.41個百分點;機構最新持有維維股份占總股本比例較上期增加了9.66個百分點,對金城股份、碧水源等個股均增加了7.15個百分點。
從機構連續加倉股票動態市盈率看,長安汽車、寧波銀行、山東高速、國投電力等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不足10倍;中國國航、長城汽車、中國交建、華僑城A、大商股份等個股市盈率不足15倍。有意思的是,市盈率較低的股票對應的凈利潤增速也較低,除了山東高速、蘭生股份這類因為投資收益導致凈利大增的股票,其他股票三季度凈利潤增幅均低于20%。
市場表現方面,債轉股龍頭海德股份10月以來暴漲64.97%,位居漲幅榜首位;佳電股份大漲30.94%位居次席;英力特、維維股份、中技控股、分眾傳媒等個股漲幅超過20%。此外,中國交建、歌力思、建新礦業、烽火電子等14只個股漲幅超過10%。跌幅榜上,電科院10月以來大跌25.81%位居跌幅榜首位;天潤乳業下跌17.35%位居次席,凱撒文化、康欣新材、東方雨虹、新洋豐等個股跌幅均超過8%。
值得注意的是,機構連續加倉股中有41只股票三季度凈利同比增長超過30%且每股收益超過0.2元。其中,金海環境、天潤乳業、五洋科技、遠方光電、唐人神等個股最新市值不足70億元,屬于市值較低的個股。另外,羅普斯金、京新藥業、恒華科技、浙江鼎力、新鋼股份、水井坊、曲美家居等個股最新市值不足100億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