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2 21:35:19
就在9月滬指一路回探的過程中,機構那邊卻出現了一片繁忙景象,9月機構共計調研了483家上市公司,較8月份增長了逾兩成。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陳晨
9月份滬指一路回探,“金九”沒能如愿,在國慶節后A股第一個交易日迎來了開門紅,那么“銀十”還值得期盼嗎?
其實,就在9月滬指一路回探的過程中,機構那邊卻出現了一片繁忙景象,9月機構共計調研了483家上市公司,較8月份增長了逾兩成。一邊是調整行情,一邊又在頻頻調研,這透露了機構在為未來做積極準備。
電子行業拿下雙料第一
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9月共有5068家機構(含重復)合計調研了484家上市公司817次,其中,后兩數值分別環比上漲了21.25%和33.49%,并且達到了今年下半年來的最高峰。
那么大體量的調研機構更傾向在哪些方面呢?記者統計發現,中小板公司最受機構青睞,其次是主板,最后是創業板。中小板公司受青睞比較符合市場上資金對中小市值炒作的邏輯,此外,更重要的是,中小板公司最先披露了三季度業績預告,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10日,中小板800家公司中已有798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而其中業績預喜比例超過七成。
在行業分布上,電子行業延續8月的氣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8月電子行業的公司在機構接待量上排名第一,在接待頻次上排在第二。到了9月,電子行業一舉拿下雙料第一。接待量上,電子行業公司共受到了781家(含重復)機構調研,比排在第二的計算機行業多261家;接待頻次上,電子行業公司共受到107次調研,比排在第二的機械設備行業多27次。
長江證券就表示,長期看來,電子板塊新方向預期足、主體性活躍,值得積極推薦。記者也發現,電子行業中包含很多活躍度較高的概念及題材,如5G概念、蘋果概念、無線充電、LED、OLED、虛擬現實、無人駕駛、物聯網、稀土永磁等。
此外,前海開源楊德龍也在9月末的媒體采訪中也表示,9月基金重點調研電子板塊可能是因為電子行業現在處于周期的拐點,之前低迷的狀態逐漸有所好轉,通過調研能更真切地了解這些電子行業的機會,也預示著電子板塊可能會有一定的機會。
三公司均獲百余家機構調研
眾所周知,“組團調研”雖不會帶動公司股價立竿見影,但是也表現出眾多機構對這家公司感興趣,有深入了解的愿望。記者統計發現,信維通信成為了9月當仁不讓的調研冠軍,月內多達309家機構對其調研,基金、私募、險資、券商、QFII等幾大類機構均有參與,記者發現,僅基金一類就有65家,若是只從數值來看,這也意味整個公募基金市場中超六成基金公司都調研了信維通信。
作為電子行業的信維通信,是什么讓機構如此關愛有加呢?翻閱信維通信9月來的8次調研記錄,記者發現,機構主要圍繞的是公司在5G方面的布局情況。當然,在大量機構輪番“進攻”下,信維通信的月內漲幅也頗為喜人,9月逆市漲21.86%,而同期滬深300跌2.24%。
實際上,除了信維通信外,美的集團和搜于特的機構調研數量也超過百家,分別達271家和106家,另外,匯川技術、溫氏股份、南極電商、恒華科技、格力電器、海鷗衛浴、冠福股份的接待量也超過50家。
不過,從接待頻次來看,金風科技以10次取得第一,接下來是信維通信、溫氏股份、萊寶高科、伊利股份、云內動力、中興通訊等16家。
▼9月份上市公司的機構調研數量排序
注:下表為前50名
多家私募調研股價可觀
知名私募機構的動作一直視為行業的風向標,并且各有側重。9月中,以星石投資調研最多,達18家,以電子、輕功制造和紡織服裝公司居多。接下來是景林資產,調研了11家,以機械設備公司最多,同樣,淡水泉也調研了11家,不過是以電氣設備公司最多。
另外,東方港灣、朱雀投資、新價值投資等調研較少,月內僅調研了3家,宏流投資調研了1家,即南極電商,而千合資本并無調研。
被這些知名私募調研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也可圈可點,尤其是被多家知名私募調研。如嶺南控股在9月被東方港灣和新價值投資調研,月內漲幅達33.64%,南極電商被博道投資、鼎鋒資產、宏流投資、巨杉資產和源樂晟資產都調研過,月內漲28.04%。除此外之,開元儀器、新易盛、信維通信等被知名私募調研且月內漲幅均超過20%。
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統計發現,博道投資和鼎鋒資產雖然調研數量不多,但其調研過的公司月內股價表現較好,如博道投資調研了奧克股份、電光科技、南極電商;鼎鋒投資調研了信維通信、太安堂和南極電商。
▼9月份部分明星私募調研個股一覽
火山財富扎根于全國最大原創投資理財資訊發源地——《每日經濟新聞》,由多位征戰股市一線的資深財經記者全心全力打造。
用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關注“火山財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