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8-12 18:06:34
有人說,陳啟宗20多年唯一犯的錯,可能就是錯過成都...
每經編輯 王婷婷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邦地產博鰲行·獨家專訪集一】
《頂尖大佬“看”成都?【第一期】香港恒隆集團董事長 陳啟宗
“不要問成都,再問我要哭了!”
“真傻~~”
“早年我笨,有機會買,不敢買,后來想買的時候…”
很難想象,這位一向嚴謹的商業巨擘掌舵人,在談到成都的時候,竟然會如此感性,言語里還甚至透露出悔意。
特別是說完“傻”這個字,陳先生幾次開口卻一字未吐,沉默多時,一種有口難言的后悔之痛,讓邦爺看著也十分感慨。
其實了解陳啟宗或恒隆地產的人都知道,這聲嘆息背后故事很多,很不簡單。
成都讓陳老板悔到有口難言
要知道,中國的商業地產已經進入紅利末期,在近四年年復合增長達到33%之后,大量商業規模化復制、剛性需求被迅速填充等問題開始出現,但商業地產開發建設仍處于峰值階段,近幾年平均開工1.9億平米的規模,推升著去化難度(睿意德數據)。
在這樣的局面下,恒隆地產2015年在規模一定的情況下,能以771億元的商業物業價值,在中國房企中排到第3(億翰智庫數據)。
并且恒隆集團2015年內地物業組合的租金收入分別上升7%及6%,至41.94億及46.25億港幣。特別是上海的兩座旗艦商場(恒隆廣場、港匯恒隆廣場)的租金收入錄得6%增長至20.81億港幣。
這算是比較亮眼的成績了,沒有90年代初,恒隆以“在人口龐大城市的最佳地段發展商業地產項目”的戰略開拓內地市場,就沒有現在的發展勢頭。
這一切都取決于掌舵人陳啟宗的眼光,而陳先生的眼光,在香港和中國內地都享有很高評價(也是,1960年就創立了恒隆集團,作為香港最具資歷的上市公司老板,視野一定高于常人。)
但問題是,這樣的“神人”也有走眼的時候!
陳啟宗就告訴邦地產,他早幾年前在紅星路(成都春熙路商圈核心地段)閑逛的時候,看中了原公車維修站的黃金地塊,直呼“非常不錯!”一回到香港就讓同事們研究。
沒想到,當時成都核心地段就已經被香港和內地的眾多大咖看上。陳先生就直言“結果拍賣的時候輸掉了。在成都老大已經做不成,老二也做不成…”
此言不假,此時的紅星路(春熙路商圈部分)不僅有成都的“百年商圈”沉淀,還是各大品牌掘金西部的“匙孔之地”,在《新周刊》的“中國商業街排行榜”上僅次于香港銅鑼灣、上海南京路,排名全國第三甲,已經是整個西部商業價值最高的商圈。
恒隆的“老伙伴”九龍倉在紅星路開發的IFS是其目前在內地的重磅項目,也是IFS系列在內地其他城市復制的“標本”。因為成功入駐了成都這樣的高地,可以發現,其2015年國內發展物業應占合同銷售額創下260億元的紀錄,同比上升了21%。
如果僅就分數來比較,確實差距有點大,也難怪陳先生心里的“不平衡”會越來越大,后悔之苦如食黃連。
這么個好地方,活生生就錯過了啊!這種苦悶,讓邦爺想到了當年的格羅斯,“債券之王”因為一次眼光失準,不僅投了500萬美元的Itel半年后就破產,還直接與伯克希爾、沃爾瑪擦肩而過。
其實,不要說投資大師也有失手的時候,就連羅斯柴爾德這樣的家族也會因為1865年的戰略判斷失誤錯失了美國這塊大肥田,直接導致摩根家族的興起和自己家族的發展危機。
為什么陳先生會在博鰲論壇,這么個走面兒的場合上,那么走心地直言滿滿悔意,相信大家都能感同身受。
但是否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陳啟宗心里“成都的那份好”?
成都也讓投資大咖愛不釋手
那種“心愛”,陳啟宗用了一句話向邦地產描述:“二線城市中沒幾個比成都更好的城市。”
他說這句話的背景是,在剛出爐的全國城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種存款余額”中,成都以3.23萬億排名全國第五,吸金能力僅次北上深廣,這意味著成都的綜合實力和增長潛力,都是緊跟超一線城市之后的。
因為資金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所以成都在“資金總量”上的地位,也體現著其在中西部經濟發展的龍頭位置。
更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這種優勢還在加速擴大。5月4日國家發改委官網正式發布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便是“導火索”之一。
這意味著,在2011年“成渝經濟區”基礎上形成的“成渝城市群”,已經升級為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同級別的城市群打造模式。成都必定像北京、上海、廣深一樣,承擔城市群“核心軸”角色,支撐周邊一批超百萬級的區域中心的發展。
這無論是對房地產,還是其他各種產業而言,都是很可觀的支撐力和吸引力。
何況,2015年成都GDP已預計達1.08萬億,高出了全國平均水平,并且在經濟表現力、市民幸福感等方面都位居全國“第一城”位置,這個國家批復的特大城市接下來的發展非常值得想象。
而且像陳啟宗說的:“未來在中國內地的投資會像‘娶皇帝的女兒’一樣難。”這使得成都的投資價值和發展價值,更加顯得珍貴,完全一副要爭要搶的節奏。
的確,在港資房企里,恒隆是極少還沒有進入成都市場的開發商。
作為商業地產在建面積全球第二的市場(據華西都市報2014年報道,該數據為320萬平方米居全球第二),成都目前僅港資企業就有九龍倉、新鴻基、恒基地產、瑞安、香港置地、合景泰富、嘉里置業...基本上悉數登場。
所以“成都是好地方”這句話在邦地產的專訪中,陳啟宗先生重復了多次。
言外之意,不道自明:
成都是一座非常有價值的城市,無論投資賺錢、發展事業、安居樂業還是想實現更大格局的愿景,這個地方或許都不會讓你失望。
問題只有一個——你是否能搶進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