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29 01:56:13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會將用戶需求納入企業日程,加快擴大使用市話、長途、漫游統一套餐用戶的規模,推動資費進一步下降。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記者 馮彪
針對通信漫游費存廢問題,4月28日,在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會將用戶需求納入企業日程,加快擴大使用市話、長途、漫游統一套餐用戶的規模,推動資費進一步下降。
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進一步下調甚至取消漫游費是一個趨勢,在企業定價的同時,仍需要政府引導推動。特別應該繼續實行價格上限制度。”
去年以來,相關部門多次強調推進“提速降費”。聞庫表示,通信價格整體是下降的,今年3月的用戶使用量和去年相比大概增長了46%,而整個通信業的收入增長僅4.2%。
未現超出漫游費上限情況
漫游費已經存在了20多年。聞庫解釋稱,移動電話、本地費、長途費、漫游費這種資費結構源于移動通信發展初期,是根據各地經濟水平、用戶經濟承受能力差異等因素制定的。
自去年京津冀三地實現取消漫游費之后,在其他區域甚至全國范圍取消漫游費的呼聲漸高。
一位電信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信運營商提供通信業務的成本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和后期運營成本兩塊,目前三大基礎運營商已經走出早期基礎投資的高成本階段,進入到依靠運營維護提供服務的低成本階段,這為下調以至取消漫游費奠定了基礎。
聞庫介紹說,2000年之后,多家企業進入電信領域后,原信息產業部制定的《關于調整部分電信業務資費管理方式的通知》確定了價格上限管理的原則,給予電營運營商更多的定價權。
記者了解到,2008年4月份,工信部正式確定了主叫0.6元/分鐘、被叫0.4元/分鐘的漫游通話費上限。
聞庫說:“整體來看,只要不超過上限,政府就讓企業來定價。通過十幾年的實踐來看,我們認為給企業更多的定價權,讓其適應市場的需求,能夠促進電信資費不斷降低。監管上限引入這些年來,沒有出現擅自冒出上限的情況。”
但對于取消漫游費,聞庫表示這不符合政府目前的工作方向。聞庫說道,對政府來說,主要的措施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不斷地推動競爭來促進企業降費。
另外,至于漫游的成本問題,聞庫提及,漫游是由HLR、VLR整個一個體系組成的,包括信令、傳輸都在里面,既提供漫游業務,也提供傳送業務,很難把這些信令從系統里單獨拿出來計算成本。
付亮也表示,現在部分人對漫游費的理解有誤,要區分漫游附加費與漫游通話費這兩個概念。漫游政策制定之初,漫游時在基礎通話費上要再加一筆漫游附加費用。到了2008年,漫游政策調整為單一費制,但其中也包含基本通話費。因此,將原來制定的主叫0.6元/分鐘、被叫0.4元/分鐘的漫游資費完全取消不合實際,可行的方式是逐步把資費降下來,例如將漫游費上限調整為主叫0.3元/分鐘、被叫0.2元/分鐘。
通信業收入增長不及使用量
值得注意的是,聞庫提及,從監管上限引入這些年來,價格整體是下降的。他說:“現在大家只看漫游一項收費,實際上移動通信的收費是多種的,最后是一個綜合的平衡。”
聞庫舉例說,今年3月份的用戶使用量和去年相比大概增長了46%,而整個通信業的收入增長4.2%,也就是說通信的使用量大幅度上升,而通信的收費只增長了4.2%。
付亮認為,“隨著技術進步,特別是去年提出‘提速降費’以來,通信資費標準有所下調。但由于運營商對整體資費下降空間是確定的,所以具體到漫游費這一塊如果讓利多一點,其他套餐資費的讓利就會少一點。”
記者還注意到,2014年以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相繼推出長話、市話和漫游統一價格的套餐,并且實現了漫游接聽電話不收費。聞庫表示,使用這種資費的用戶大概有四成。
“下一步,重點考慮用戶關注的,包括取消漫游費在內的各種訴求,將有關落實工作納入企業日程,加快擴大使用市話、長途、漫游統一套餐用戶的規模,推動資費進一步下降。”聞庫說。
在付亮看來,現在的4G套餐多為全國一體化套餐,對于經常去外地的用戶來說確實優惠不少,但同時全國一體化套餐對本地用戶來說優惠并不明顯。
“運營商可在全國一體化套餐基礎上融合一些地方特色。比如,中國聯通推出4G組合套餐全國版,在此基礎上,又推出4G本地組合套餐,流量僅限于本地使用,但在原來基礎上加量50%。這樣基本上使套餐在本地和去外地使用都更劃算。”付亮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