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25 13:24:44
4月21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利率決議公布后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不變,未來一段時間利率將維持在目前水平或更低水平,QE政策將至少持續到2017年3月,歐央行并將于今年6月開始購買企業債;QE結束后利率還將維持低位。
◎每經評論員 葉檀
負利率仍在發酵。
4月21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利率決議公布后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不變,未來一段時間利率將維持在目前水平或更低水平,QE政策將至少持續到2017年3月,歐央行并將于今年6月開始購買企業債;QE結束后利率還將維持低位。
4月22日美市盤中,日本央行考慮以負利率向銀行發放貸款這一消息的影響持續發酵,日元兌美元暴跌逾200點至111.68,美元指數則借勢回升至95心理大關上方,并刷新一周高位95.15。
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實現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決心沒有變,美聯儲對于加息不再積極。這起碼說明以下幾點:
第一,各國央行形成共識,讓某個國家的貨幣升值承擔經濟復蘇成本,這樣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德國、日本已經不可能,發展中國家擔心貶值引發資金外流,只能溫水煮青蛙逐步貶值。
目前,各國央行的手段是,匯率輪流下行,競爭性降低利率,歐洲央行打壓貨幣,日本央行不斷放風。大家輪流降低匯率,也就等于大家輪流做莊,輪流獲得喘息的機會,誰也不會讓誰降得太低。
日元即使大規模實行負利率,債務率位于全球前列,匯率居然也未受太大干擾,資金沒有出現崩潰式出逃,可見負利率已經不是資金是否外流的根本原因,既然大家都是負利率,貨幣背后拼的是國家信用。
美元量化寬松時期,美元兌日元從2012年至2015年年中都在上漲,之后才開始下跌,不管美聯儲怎么量化寬松,投資者就是相信美元的信用。今年開始,日元開始上升,今年迄今已累計上漲9%,似乎日本的養老、負債與負利率都算不得一件什么大事。但從長期來看,匯率是信用與宏觀經濟的稱重器,這也是從長期來看日元會貶值的原因。
第二,部分中央銀行成為最大黑天鵝,自己撒錢自己賺,波動率加劇,金融機構業績兩極分化。
歐洲央行行長一發話,歐元大跌。3月10日當天,歐元兌美元最低為1.0822,最高到1.1218,一天之內振幅達3.6%。北京時間4月22日晚到23日凌晨,振幅為0.83%,從年初至今,振幅超過1%的情況時有發生且大都與政策相關。
中央銀行一旦下場成為機構對手盤,金融機構盈利會更加艱難,多數機構將會虧損。瑞士央行2014年12月18日宣布,下調利率至負0.25%,瑞郎對美元匯率應聲跌至2013年5月以后的最低點,做多瑞郎的大虧特虧。如果今年4月28日日本央行果真推行出其不意的瘋狂寬松政策,日元多頭則恐又虧損。
歐洲與日本央行如果買入企業債,甚至直接給企業放貸,那還要商業銀行干什么?在這個大投資時代,金融機構的日子并不好過,商業銀行的息差空間可以忽略不計,未來要靠產品與投資為生;投行不是在裁撤新興市場部員工就是在裁撤固定收益部員工,從高盛到野村,沒有不裁員的;去年對沖基金業績慘淡,基金業績大規模分化。2015年對沖基金經歷最黯淡一年,全球對沖基金的業績僅0.9%,關鍵是業績兩極分化。研究機構HFR總裁Ken Heinz估算,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該研究機構統計的對沖基金中,前10%的基金平均收益為23.4%,而后10%的基金業績為-29%。資產規模倒是擴大了不少,從2010年的2萬億美元發展到目前的3.2萬億美元,基金數量從當時的9237只發展到1萬只,競爭白熱化。
這也是為什么龐氏騙局不斷曝光、投資還越來越多的原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