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29 11:41:15
自2016年1季度起,保險公司只向保監會報送償二代報告,停止報送償一代報告。償二代下,保險機構每季度需通過官方網站披露償付能力季度報告摘要,并在承保、投標、增資、股權變更、債券發行等日常活動中,向保險消費者、股東、債權人等相關方說明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等信息。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發布《關于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正式實施有關事項的通知》,決定結束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體系的“雙軌并行”的過渡狀態,正式切換為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簡稱償二代)。自2016年1季度起,保險公司只向保監會報送償二代報告,停止報送償一代報告。
償二代,即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C-ROSS),采用“三支柱模型”,即分別從定量資本要求、定性監管要求和市場約束機制三個方面對金融機構的風險和資本進行監督和管理。2012年啟動建設,2015年2月償二代正式發布并進入實施過渡期。在完成4季度的試運行后,整個行業風險可控、成效顯著。保監會財會部主任任春生表示,從行業整體來看,償二代下償付能力保持充足、平穩。
任春生表示,從行業整體來看,償二代下償付能力保持充足、平穩。同時,償二代實施以來,也收到了國際內外的廣泛好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2015年,國際保險監管建構還派相關人員到國內考察。
據了解,下一步,保監會將繼續穩妥有序組織償二代實施,不斷完善保險監管。
據悉,償二代下,保險機構每季度需通過官方網站披露償付能力季度報告摘要,并在承保、投標、增資、股權變更、債券發行等日常活動中,向保險消費者、股東、債權人等相關方說明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等信息。
相比于償一代,償二代對企業的資金償付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也對保險企業的資金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監會新聞發布會上,任春生透露,按照償二代標準,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仍有6家企業不達標。
對此,任春生認為,不達標企業并沒有超出預期,行業企業的整體資金運用風險仍處于可控范圍內。任春生表示,無論是償一代還是償二代,都會有一些企業不達標,對于這些不達標的企業需要做的就是調整業務結構和降低風險,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而且無法消除,企業只能夠去控制風險,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并將風險發生的破壞性、影響力降到最低。”
據任春生介紹,一些不達標的企業已經開始著手整改了,通過增資、調整結構、發資本債補充資本等方式,滿足償付能力要求,但這需要時間。“償二代將繼續支持長期性和保障性業務的發展,保障保險行業的整體的風險安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