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04 01:21:3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2015年末最后一個月A股呈沖高回落走勢。就板塊看,高價股有相對比較明顯的主力撤離跡象,其中代表板塊是創業板。中低價股呈現相對分化走勢,部分個股仍有主力積極做盤跡象,其余則隨波逐流。
近期A股走勢受以下三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大:一是1月8日“半年禁售期”到期,二是推進神速的注冊制,三是人民幣新一輪貶值。第一個因素貌似嚇人,但其實壓力有限,后兩因素才是關注焦點。
除少數個股外,絕大多數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是不足5%的,原本就不受“半年禁售期限制”。在持股超5%的股東中,也有不少得維持控股地位,亦不可能過度減持。再說了,大股東、董監高等如真想減持,應也有其他辦法提前減了,比如可借股先拋,也可通過做空期指部分地鎖定浮盈。
注冊制顯然會比較快地到來,炒得過高的小票、創業板或感受到壓力,不過該壓力可大可小,取決于擴容速度。筆者相信,注冊制在某種情況下也有機會演化為助漲因素,比如管理層預先說好2016年發行多少新股。
人民幣貶值因素可能是三個因素中最不受中小投資者注意的一個,但該因素一定會影響機構投資者行為。一般而言,當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時,我國央行寬松空間即被封殺。
與注冊制可快可慢不同,人民幣匯率因素與管理層的主觀意志關聯度相對有限,其應更多地取決于國內外的經濟情況。
未來人民幣走向應與美元相關,美聯儲已經加息,未來何時進行第二次加息十分要緊。市場并不會等美聯儲第二次加息才作出反應,而是在產生該預期時就會作出反應,基于該思路,投資者對本周五將公布的美國12月非農就業數據就應充分關注。
人民幣走勢更與我國自身的經濟情況相關,1月1日公布的12月PMI指數不錯,人民幣貶值壓力應稍有些緩解。未來兩周將有更多12月數據公布,投資者可重點關注貿易數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