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15 23:41:06
本次發布的《意見》特別提出,擇機放開成品油價格,盡快全面理順天然氣價格,加快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有序放開上網電價和公益性以外的銷售電價,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辛夷
每經記者 王辛夷
10月15日,國務院授權新華社發布了《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運輸等領域價格改革,主要目標是到2017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到2020年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完善。
《意見》明確了6大重點領域價格改革方向,包括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完善環境服務價格政策,理順醫療服務價格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遲遲不能出臺的背景下,本次發布的《意見》特別提出,擇機放開成品油價格,盡快全面理順天然氣價格,加快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有序放開上網電價和公益性以外的銷售電價,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
關鍵詞1.改革方向
6大重點含農產品能源等
《意見》認為,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市場決定價格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
價格對于市場經濟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小到一雙筷子、一件衣服,大到煤炭、鋼鐵,每一件商品的價格背后都蘊含著復雜的價格形成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價格改革持續推進、不斷深化,絕大多數競爭性商品價格都已經放開。
尤其是近兩年來,價格改革步伐大大加快,藥品、電信資費、農產品等一大批商品和服務價格陸續放開,老百姓已經逐漸享受到了價格改革帶來的實惠。
但與此同時,電力、天然氣等少數政府定價的產品和服務雖然市場化程度已經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充分反映市場情況,價格改革還需深化。
《意見》明確了6大重點領域價格改革方向,包括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完善環境服務價格政策,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健全交通運輸價格機制,創新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價格管理。
《意見》提出,推進政府定價項目清單化,規范政府定價程序,加強成本監審和成本信息公開。
同時明確,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和反壟斷執法,逐步確立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健全市場價格行為規則,推進寬帶網絡提速降費,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強化反壟斷執法,完善價格社會監督體系。
在醫療服務領域,《意見》提出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到2020年基本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
在環境服務價格方面,《意見》提出按照“污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原則,合理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不應低于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處置成本,探索建立政府向污水處理企業撥付的處理服務費用與污水處理效果掛鉤調整機制,對污水處理資源化利用實行鼓勵性價格政策。
關鍵詞2.能源價改
輸配電改試點范圍將擴大
在6個重點領域中,能源價格改革由于與宏觀經濟發展關系密切而備受關注。在過去兩年中,能源領域的價格改革可謂層出不窮。
10月1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云南、貴州兩省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方案。加上之前已經開始實施的深圳、蒙西、寧夏電改,方案已經通過審批的電改試點達到5個,預計安徽、湖北兩省方案也即將公布。
本次公布的《意見》提出,下一步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范圍會進一步擴大,將逐步覆蓋到各省級電網。在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價之前,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和標桿電價體系,使電力價格更好反映市場需求和成本變化。
在上述獲批的方案中,“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是電力價格改革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說,公布獨立的輸配電價,而在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上,逐步引入競爭機制實現市場化。
值得注意的是,遲遲沒有落靴的天然氣價格改革被再次提及。根據《意見》,“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思路也將在天然氣管網輸配價格改革中得到貫徹。《意見》提出,要加快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在當下石油、煤炭等能源價格大幅走低的情況下,天然氣價格偏高的問題十分突出,天然氣與其他能源相比競爭力急劇下降,價格改革的需求十分急迫。
韓曉平分析,在各種能源網絡中,天然氣管網與電網的相似程度最大,都具有自然壟斷屬性,這也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思路可以在兩項改革中都得到體現的原因。
《意見》還提出,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更好服務宏觀調控。加強價格總水平調控,健全生產領域節能環保價格政策,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創新促進區域發展的價格政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