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00:51:26
與2009年優惠政策主要集中在A級車和自主品牌企業相比,此次優惠政策也包含了眾多B級車以及豪華品牌車型。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每經記者 劉旭
“十一”黃金周前兩天,9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拋出震驚車市的重磅政策:確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車發展措施,促進調結構擴內需。
根據會議內容,一是完善新能源汽車系列扶持政策;二是從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三是加快淘汰營運黃標車,開展清理整頓專項行動。
上述政策出臺后,汽車企業伺機而動,統計受惠車型比例,計算優惠力度,期望在“十一”傳統汽車銷售旺季中獲取更多銷量。
以一汽-大眾為例,9月30日,通過企業公眾號、店頭宣傳等方式發布消息稱,其有35款車型享受優惠政策,購置稅最高減免9000元。此外,上海通用、長安福特和奇瑞汽車等企業也相繼發布入選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與2009年優惠政策主要集中在A級車和自主品牌企業相比,此次優惠政策也包含了眾多B級車以及豪華品牌車型。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與此前政策相比,此次出臺的購置稅減半政策涉及車型占比更高,消費者能得到更大的實惠。
新政將影響企業產品調整
“十一期間到店量有所增加,但和前幾年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一位德系品牌經銷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借此次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主機廠和經銷商配合了一些傳統促銷手段,希望提振今年以來低迷的銷量。
借政策春風拉動銷量成為眾多主機廠的共同愿望。
一位自主品牌汽車企業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整體經濟不好,這一政策能拉動的銷量尚難預期,但是可以為車市注入一針“興奮劑”,讓行業看到希望。
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金弋波表示,此次國務院推出一系列支持汽車行業發展的政策,非常及時,對汽車行業是重大利好。一方面將對低迷的汽車市場起到明顯的提振作用;另一方面,對于未來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那就是國家已明確支持小排量和新能源等節能環保車型的發展。
為此,眾多汽車企業發布入圍政策紅利的車型目錄。自主品牌方面,東風風行4大系列共計30余款車型、奇瑞汽車8大車型共計44款車型滿足政策,優惠幅度近5000元;合資品牌方面,位居第一陣營的南、北大眾(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上海通用相繼發布受惠車型比例,普遍八成左右車型符合減半標準。此外,北京現代、東風標致和長安福特等也有大量車型入圍優惠目錄。
值得注意的是,受近年來年輕化與小排量趨勢影響,眾多豪華車企業布局1.6L及以下車型序列,入圍此次購置銳減半名單。奔馳、寶馬、奧迪、沃爾沃、英菲尼迪和DS等品牌有車型符合標準。特別是處于豪華車第一陣營的ABB(奧迪、寶馬、奔馳),共計14款車型入圍。
對此,崔東樹認為,此次豪華車的車型影響較大,豪華小排量車的渦輪增壓車型基本都能享受稅收減半。
分析認為,未來幾年車企之間的競爭都將聚集在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上,此次政策將影響企業的產品調整。
車企將沖擊年度銷售目標
今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持續低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在9月表示,希望政府“放號救市”,即讓現在已限購的7個城市增加允許市民購車的數量。比如,增加50萬個號,即允許大家多買50萬輛汽車,此舉可使我國汽車市場增加2%。
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多次向相關政府部門建議出臺政策,刺激車市。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協會在收集行業意見后,向國務院提議通過相關政策“提振車市”。
這是由于,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多年來罕見的“銷量滑坡”。在9月份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月度信息會上,行業信息部主任陳士華表示,“已經連續4個月汽車產銷低于上年同期,而且前8個月累計產銷量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特別是小排量車,來自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的統計顯示,今年8月,小排量乘用車的份額進一步萎縮,其中1.2升以下車型份額明顯下降,其中1升以下乘用車的市場份額約為0.5%,而1.6升以下車型的市場份額為60.2%。
“對于小排量車型的補貼政策完全復制了2009年的救市政策。”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2009年的救市政策對于中國車市發展至關重要,是中國汽車市場產銷突破千萬輛、躍居全球銷量冠軍的關鍵因素之一。
崔東樹告訴記者,B級豪華轎車1.6升排量的市場機會較大,2016年能夠配備1.6升發動機的車型將是銷售重點。
同時,對于近年來崛起的SUV市場,政策實施之后將帶來結構調整。A級SUV是政策影響的關鍵。目前,1.6升及以下的A級SUV占比僅有32%,這是巨大的改變機會。
就今年汽車市場來說,在年中統計中,完成“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企業相對較少,僅有4家自主企業完成過半全年銷量目標,主流合資企業無一上榜。政府“救市”之后,眾多汽車企業希望以此迎來銷量“翹尾”,沖擊年度銷量目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