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9-23 00:02:01
胥樹凡透露,2015年初,環保部發布了《再生鉛冶煉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當前正在積極推進《鉛酸蓄電池生產及再生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編制工作。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再生鉛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下一步應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督促企業整改消除風險,堅持信息公開接受監督,引導相關企業加快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強化源頭管控,切實減少污染物排放量。”9月21日,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胥樹凡在首屆中國電池產業綠色化發展研討會上明確了鉛酸蓄電池行業監管方向。
同時,胥樹凡透露,2015年初,環保部發布了《再生鉛冶煉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當前正在積極推進《鉛酸蓄電池生產及再生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編制工作。
據了解,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鉛蓄充電電池生產國和最主要出口國之一,但鉛蓄電池主要原材料涉及重金屬鉛,一旦在生產和回收利用過程中管理不善或技術不過關,就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因此,加強電池污染防治和救助十分緊迫。近年來,環保部、工信部等部委在電池行業的管理上明顯趨嚴。
與此同時,近日,中華環保基金會電池污染防治和救助專項基金成立儀式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行,標志著我國首個電池污染防治和救助專項基金正式啟動。據悉,該基金由中華環保基金會和超威集團共同發起。
此次設立的中華環?;饡姵匚廴痉乐魏途戎鷮m椈鹗欠枪夹再|的專項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電池污染防治、電池回收利用、電池污染救助等公益項目的建設、技術研發、宣傳培訓、學術交流、理論研究等活動。
很明顯,這一行動,也正與國家下一步對于鉛酸蓄電池行業的發展要求相一致。胥樹凡說,清潔發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是國家管理部門對鉛酸蓄電池行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解決小企業多、分布散、污染治理能力不足、社會環境風險大問題,使之走上綠色健康發展之路。
在強化監管,防控風險同時,政府部門、再生鉛行業和企業更應通力合作,推動再生前行業走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之路。胥樹凡稱,首先,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促進行業減量提質;其次,推進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堅持誰生產誰回收,回收再循環利用,減少使用和回收環節鉛流失;再者,加大技術攻關和標準引領作用,走清潔化發展之路,采用新技術改造傳統工藝、淘汰落后工藝和產能,縮短再生鉛生產流程,用科技的力量為再生鉛行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