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19 01:21:06
前一天表現優異的國企改革股在上午就大跌,這對人氣的殺傷力顯然極大。此外,梅雁吉祥等證金概念股、軍工股等前期熱門品種大幅殺跌,這無疑進一步壓制了人氣。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二A股收盤大跌,滬綜指跌6.15%至3748.16點。深綜指、中小板綜指、創業板綜指跌幅碰巧均為6.5%左右。兩市又現“千股跌停”局面,市場顯然正迅速轉弱。
前一天表現優異的國企改革股在上午就大跌,這對人氣的殺傷力顯然極大。此外,梅雁吉祥等證金概念股、軍工股等前期熱門品種大幅殺跌,這無疑進一步壓制了人氣。
國企改革概念股炒作以前僅停留在中車、中糧系等為數不多的品種上,市場資金集中炒作當然就相對容易,但最近改革概念股擴散至地方國企,牽涉的個股迅速擴容,市場資金可能應付不過來。投資者應注意“熱點”中的“點”字,若其異化為“面”,通常就應謹慎些。
除上述個股殺跌外,大盤殺跌應另與人民幣匯率相關。昨人民幣中間價雖小幅升值,但盤中貶至4.1之上,這應會刺激市場神經。不過,昨人民幣最終收盤時還是升了回來,說明央行仍在盡力管理著市場預期。
昨央行于公開市場進行了1200億元逆回購,力度很大。提供流動性貌似有些利好,但其實不然,因這同時也提示了外匯占款下降。
逆回購與降準有相通之處,前者缺點是規模有限,優點是動靜不大;降準力度更大,缺點是動靜太大。未來我國若降準過快,反而會提示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因此,對央行來說,在降不降準的問題上會相當糾結。
這幾天看好后市者較多,信手拈來的理由之一就是降準。筆者也認為會有降準,卻對降準帶來的利好持非常懷疑的態度。
管理層剛宣布證金“不操作”,大盤就出現如此暴跌,看來這市場一時還離不開“國家隊”。管理層的意思是當市場暴跌,有系統性風險時,還會出手護盤。然而管理層具體是如何定義暴跌與系統性風險,目前不得而知,投資者能做的也只能是觀望。
前期國家隊護盤中樞是在3500~3600點一帶,故管理層動向應很快就能展示出來,投資者可密切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