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6-11 19:47:43
一反去年年中的低迷,最近,深圳地產中介趁著樓市的爆發,瘋狂撈金。
每經編輯 白亞靜
邦地產記者 白亞靜
一反去年年中的低迷,最近,深圳地產中介趁著樓市的爆發,瘋狂撈金。
“2015年,深圳中介(前5月)單月真實交易傭金總合達到10億元,實際收益可能翻了幾倍,預計有50億元。”深圳市房地產經濟行業協會發展研究部總監徐楓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
不過,在巨大的蛋糕面前,并非人人有份。由于深圳中介市場集中度較高,前5名中介機構就占據了80%的交易量,排名前三的中介公司若想繼續擴大份額,需要另辟蹊徑。另外,據該機構調查數據,中介行業的規模效應正逐漸弱化。
樓市“得道”中介“升天”
據深圳市房地產經濟行業協會發展研究部總監徐楓說,深圳地產中介從交易中賺得的收益,遠多于住宅市場的實際交易傭金。
她解釋說,所謂“真實交易”,是指這項統計不包括經紀公司發放的一二手房現金獎等。另外,真實交易的總傭金10億元只涵蓋了住宅交易,若算上商鋪交易傭金,中介的單月收益將更高,達到50億元。
將數字落實到具體案例,對比會更為強烈。去年年中,全國樓市下行,深圳樓市也出現量價齊跌,當時不少中介門店關門,曾有中介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她在2014年6、7月間一度沒有生意,這意味著,工資主要以傭金提成的她只能拿到極少的底薪。
然而,時間切轉到今年,得益于樓市火爆,月薪過萬甚至十萬的業務員已比比皆是。以占據深圳市中介行業份額前三的中原地產為例,4月份,“3·30”政策還未完全落地深圳時,當地實際交易傭金已經達到4.12億元。
6月11日,深圳市房地產經濟行業協會發布白皮書,稱深圳地產中介高收益有三個原因:一是二手房市場的交易量大,在全國僅次于港臺地區;二是市場交易傭金較高,政府指導價是3個點,相比其他很多地方不到2個點,深圳的傭金水平可觀;三是深圳經紀行業市場相對規范。
伴隨交易量迅猛增長的還有違約案件的發生率。由于深圳房價上漲極快,大量二手房業主不惜反價毀約。在此背景下,眾多中介機構簽約時,合同內容并不相同,更易加劇糾紛。因此,上述協會推出《看樓確認書》、《二手房交易重要事項告知書》。不過,這兩份文件僅是自律性質,對于后市的監督作用有待觀察。
行業有待變革
深圳中介市場份額集中,其中,中原地產、中聯地產、世華地產位列前三。多家機構數據顯示,第一名中原地產的交易數量經常大幅超越后兩者。不過,今年這一數據正逐漸收窄。
中聯地產采取的應對戰略是“遠交近攻”。今年3月,中聯地產與正在全國布局的鏈家地產宣布合作,合作形式為“采取股權置換的方式”。
當時,中聯地產的一個競爭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中聯地產采取合并之舉,或是為了應對今年初Q房網和世聯行的合作。
Q房網新房事業部CEO賈海斌曾表示,與世聯行的合作,重要原因之一是擠壓對手空間。
除了合縱連橫,因為行業不斷被市場倒逼,深圳中介內部也在自我革新。根據上述協會數據,2014年與2004年相比,雖然單筆傭金價格上漲了4倍,但月租金和人工也上漲了4倍,而且深圳市經紀行業的從業人員數量也增加了4倍。這意味著,深圳經紀行業的規模效應正在弱化。
Q房網本身也是行業變革的產物之一,其母公司系市場前三之一的世華地產。該公司自成立后,一直按照互聯網公司的模式打造。
關于市場,據上述機構預測,2015年,深圳樓市房價將比2014年低點時高出50%。徐楓稱,現在深圳大部分業主已經不是第一次轉賣,他們已經很老練,要價時往往比市場高出10%。
不過,深圳商品房交易量的增幅正在放緩。雖然深圳規土委相關數據還未出臺,但據徐楓介紹,由于最近兩個月釋放太多需求,已有相當數量的門店感受到后續的交易量增幅難以持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