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0 01:12:1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記者 曾子建
剛剛過去的周末,A股市場消息面出現了富有戲劇性的變化:先是上周五證監會喊話規范兩融,表示將擴大融券券源。市場一度認為利空突現,今日(4月20日)多頭或遭重擊;然而,上周六證監會又“加班”表態稱,周五的表態絕非打壓股市,希望大家正確理解,多頭一時間有點茫然;昨日(4月19日),劇情則發生大逆轉,央行意外宣布降準1個百分點。于是,這下輪到空頭晚上睡不著覺了。
如此復雜的消息面讓很多人心跳加速,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今日行情?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與張道達先生進行了交流。
證監會的初衷
NBD:周末消息面太復雜,很多人心里都有點混亂,能否請您幫大家理順一下思路?
道達:對于投資者而言,如果看不到底牌,那么面對證監會態度大變化,確實有些摸不著頭腦。據說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師一個周末寫了三份風格迥異、前后矛盾的分析報告。一會兒看多,一會兒看空,頗有“精神分裂”的味道。
我認為,如果大家能明白證監會的初衷,就不會感到茫然。證監會的初衷究竟是什么?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上周大盤走勢:上周四滬指暴漲110點,上周五又大漲92.48點,以4287.30點報收,創出新高。僅在2015年4月滬指就已大漲500多點,最高觸及4317點。指數暴漲不是最危險的,最危險的是市場上很多投資者配資炒股,杠桿很高。
因此,證監會的初衷是希望給市場降降溫,希望投資者警惕風險,不要太激進。但是隨后管理層可能意識到,如果真的大盤暴跌,那么有些股票一旦兩三個跌停,必然會有不少融資炒股的人爆倉,于是就有了證監會“加班”表態,說有兩融情況的通報不是為了打壓股市。
我認為大家要深刻理解證監會的真實想法,即便這一次大盤避過了大跌,但如果有些投資者仍不降低杠桿,恐怕遲早要出事。
NBD:周日央行突然宣布降準,對此您怎么看?這可以視為劇情大逆轉?
道達:毋庸置疑,降準更主要還是確定了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同時利好一些藍籌板塊。對于銀行而言,降準最大的利好在于可貸規模比例擴大,此外受益的自然少不了地產行業,作為利息敏感品種的保險股也將小幅受益。
不過,降準對大盤的刺激作用卻并不如降息那么明顯。此前最近4次降準,大盤是兩漲兩跌,尤其是今年2月央行降準,滬指跌了1.18%。只不過這次央行降準幅度達到1%,上一次降幅達到1%還要追溯到2008年11月,當時大盤上漲1.05%。所以總體而言,我認為經過劇烈變化后,今日大跌的可能性已不大,多頭可以安心了。
如何操作還看期指
NBD:那么,您認為本周大家應該如何操作?
道達:剛才我已經說了,激進的投資者最好還是降低杠桿,因為融資炒股風險真的很大,在大盤最瘋狂的時候更要警惕這樣的風險。對于今日行情,很多人在考慮該不該逢高減倉。我認為,大家可以密切留意期指走勢,如果早盤期指高開高走,A股大盤可能被帶動上漲,此時大家可考慮逢高減倉;不過,如果早盤期指表現為低開殺跌,尤其是代表成長股的中證500指數期貨低開回落,則應考慮果斷降低小盤股配置,回避短期風險。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