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7 00:43:41
昨日,環保部通報兩起環境執法人員受到暴力抗法事件的處理情況:多名環保執法人員遭到工廠保安,甚至城管局工作人員的威脅及毆打。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新修訂、被譽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環保領域人士歡呼雀躍,認為環保部門真的能摘掉“最尷尬部門”的帽子,似乎中國環保的春天就要到來。
事實真的如此嗎?昨日(2月26日),環保部通報兩起環境執法人員受到暴力抗法事件的處理情況:多名環保執法人員遭到工廠保安,甚至城管局工作人員的威脅及毆打。
對此,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新《環保法》實施未滿2個月,就已發生兩起暴力抗法案件。未來此類現象仍會發生,解決辦法是既要普法,也要敢于執法。”
威脅毆打挑戰執法嚴肅性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新《環保法》實施以來,各地積極開展環境執法專項行動,采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等新手段,打“組合拳”嚴懲一批違法企業,在全國范圍內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上述負責人指出,隨著執法力度的加大,暴力抗法、阻撓執法事件時有發生。
據環保部通報:湘潭市環境執法人員賀術平、向磊在執法過程中受到湘潭縣城管局工作人員威脅及毆打;東莞市環境執法人員周振全、袁嘉偉、周熾康同志在凌晨暗查企業時被鄰廠保安毆打致傷。此外,環境保護部華北督查中心同志在暗訪過程中也被盯梢尾隨。這些事件嚴重威脅了環境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挑戰了環境執法的嚴肅性。
環保部稱,這些事件發生后,當地高度重視,迅速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并對相關涉事人員依法作出處理。
實際上,近年來,環境執法人員受到暴力抗法的事件并不鮮見。
2013年底,江西省新余市環保局執法人員開展正常的監察調查取證工作,被調查對象惡意阻撓和毆打,并造成市環保局執法人員身上多處軟組織挫傷。
此外,即便是環保部組織開展的專項督查,依然遭遇一些企業的阻撓。據環保部介紹,去年初,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赴河南鄭州市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情況督查,多家企業拒絕或阻撓督查組進入廠區依法進行檢查。
駱建華認為,即使新《環保法》實施,一些企業可能并不了解,還像過去一樣蠻橫抗法,這個是導致環保執法過程中出現暴力抗法、阻撓執法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加強普法宣傳刻不容緩。
開展普法宣傳
2013年7月,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就環境保護有關問題作公開報告,自嘲環保部“尷尬”。周生賢介紹,環保工作涉及的部門很多,許多職能出現交叉重疊。“我聽說世界上有四大尷尬部門,我國的環保部就是其中之一。”周生賢調侃道。
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尷尬”的原因涉及多個方面,包括職能交叉重疊、執法權力有限、處罰力度不足等。
隨著新《環保法》出臺實施,這些多年困擾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的問題相應都得到了較好地緩解。
同時,為了增強新《環保法》確立的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信息公開等規定的操作性,環保部已經制訂、出臺了一系列符合實際、程序完備、便于操作的實施細則,將對環境違法行為打出一套有力的“組合拳”。
新《環保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及其委托的環境監察機構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權對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者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
駱建華認為,新《環保法》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明顯加大,但是,排污者還有一段適應期。
不過,新《環保法》實施不到2個月時間,暴力抗法、阻撓執法事件就已經發生兩起。“暴力抗法、阻撓執法在將來肯定還會有”,駱建華建議,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開展普法工作,讓企業熟悉新《環保法》,其次環保部門尤其是基層環保部門要改變形象,腰桿要硬,敢于用法、執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