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7 01:18:40
佳兆業集團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澄清,公司昨日并沒有召開董事會,也沒有達成所謂的“破產重組決議”。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陷入“鎖房”風波的佳兆業集團(01638,HK)近日深陷破產重組傳聞。根據一財網報道,佳兆業董事會于昨日(1月6日)下午達成最后意見,公司選擇破產重組,一切抵質押手續和債權主張暫停。
對此,佳兆業集團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澄清,公司昨日并沒有召開董事會,也沒有達成所謂的“破產重組決議”。
佳兆業陷入連環違約
上述傳聞的導火索,是自去年12月初曝出的佳兆業位于深圳的3個樓盤、共2000多套單位,被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的相應地方分支機關鎖定買賣協議備案。
隨后,佳兆業發布公告稱,除了此前公布的3個項目 (深圳佳兆業大鵬假日廣場、深圳佳兆業悅峰花園及深圳佳兆業中央廣場),其位于前海的深圳佳兆業前海廣場也遭“鎖定”,另外3個已落成項目的若干未售房源被限制任何轉讓或抵押的登記、備案,甚至連3個自持出租及自用物業項目的若干單位業權也遭到限制,據估算這批房源總價值超過50億元。佳兆業方面多次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有關部門關于樓盤被鎖的正式通知。
與“鎖房”事件幾乎同時進行的,是佳兆業創始人郭英成于2014年12月10日宣布辭任董事會主席等職務,郭英智也由副主席、執行董事調任非執行董事,這標志著一手創辦佳兆業的郭氏兄弟正式退出公司管理層。此外,郭氏兄弟還于2014年12月4日以每股2.898港元的價格向生命人壽旗下的富德資源投資轉讓約11.21%的股份,轉讓完成后,生命人壽擁有佳兆業29.96%的股份,成為公司的單一大股東。
“鎖房”事件與郭氏兄弟的退出,引發佳兆業出現連環債務違約。根據佳兆業于2015年1月1日夜間發布的公告,由于郭英成辭職事項,觸發了一項融資協議包含的強制性提前還款條文,遭匯豐銀行要求提前償還2013年8月借出的4億港元定期貸款。但是,佳兆業未能如約償還這筆錢,引發了一場貸款違約風波。
隨后,佳兆業于昨日再度發布公告提及,兩名項目伙伴稱佳兆業違反有關深圳龍崗區的兩個市區舊改項目的合作協議,要求終止該合作協議的權利及要求,并要求佳兆業即時到期償還上述費用連同應計利息及所有其他未償還款項。
佳兆業方面表示,目前正在評估這一違約事件的影響,有關影響可能會觸發有關貸款融資、債券、股本證券的交叉違約,從而可能會對佳兆業的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優先票據收益率大漲
由于上述違約事件引發投資者對佳兆業債權違約的恐慌,導致佳兆業此前發行的多筆未償還優先票據收益率大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截至1月6日,佳兆業一筆2016年到期的優先票據買入收益率暴漲至81%,另外三筆分別在2017年、2018年和2020年到期的優先票據買入收益率也分別高達53.7%、48.4%和48%。
“從目前的佳兆業的情況來看,郭氏兄弟去意已決,原佳兆業的管理層將進一步被削弱。隨著生命人壽成為單一大股東,這家險企成為扭轉佳兆業目前局面的關鍵因素”,香港粵海證券投資銀行董事黃立沖向記者表示,債權人最重視的是大股東的實力,如果生命人壽愿意挽救陷入困境的佳兆業,償還短期債務的難度并不大,公司可以與債權人協商修改優先票據違約條款,甚至出售部分資產以渡過短期債務危機。
但黃立沖也坦言,如果最終“鎖房”事件無法解決,導致公司長時間無法按時還債導致債務違約情況進一步惡化,佳兆業有可能被迫走上破產重組的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