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2uuuc"></strike>
<th id="2uuuc"><menu id="2uuuc"></menu></th>
<sup id="2uuuc"></sup>
  • <samp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samp>
    <ul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ul>
    <samp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samp>
    <samp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samp>
  • 每日經濟新聞
    理財

    每經網首頁 > 理財 > 正文

    2014年老百姓的錢都去哪兒了?

    新華網 2014-12-31 10:13:30

    這一年,當房價不再高歌猛進,當CPI回落到“1時代”,人們手頭似乎寬裕了不少。然而,年底翻翻家庭“小賬本”,咱老百姓的錢都去哪兒了?

    時光荏苒,年初風光無限的“寶寶”類互聯網理財產品引發的“銀行存款搬家”之爭猶在耳邊,年末上演的股市瘋狂又令人應接不暇。這一年,當房價不再高歌猛進,當CPI回落到“1時代”,人們手頭似乎寬裕了不少。然而,年底翻翻家庭“小賬本”,咱老百姓的錢都去哪兒了?

    網絡購物 38分鐘100億

    “今年真的想剁手。”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劉女士說,平時也沒覺得網購很頻繁,但年末一查支付寶,30217元的賬單卻讓她傻了眼:衣物、化妝品、零食、家居用品……沒有一樣是“大件”。

    像劉女士這樣不知不覺網購年消費三四萬元的市民并不在少數,以至于調侃“剁手黨”的段子層出不窮:“剛才發誓再淘寶亂買東西就剁手……于是現在在淘寶上看假肢。”

    淘寶、京東、天貓、唯品會、1號店、蘇寧易購……2014年,在“新常態”下,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而近些年風起云涌的電商又成為拉動消費的主力軍。

    38分鐘100億元,24小時571億元。在今年的“雙11”狂歡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總計成交額達571億元,比去年“雙11”350億元的成交量增長59%,再創歷史之最。

    不僅是各大電商賺得盆滿缽滿,傳統零售商也紛紛轉型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相比往年電商與實體門店爭搶客源的劍拔弩張,今年出現的移動端、PC端和門店端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推動了傳統商場的轉型,改善了消費者購物體驗,也進一步刺激了消費需求。

    在剛剛過去的“雙12”中,淘寶網聯手支付寶,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大規模線下促銷,包括快的打車、房地產拍賣、汽車二手交易、家政服務等多個項目,上萬家門店參與此次大型促銷,用戶用支付寶支付可享有五折優惠,導致大量門店被人潮擠爆。

    電商發展勢頭迅猛,對消費拉動作用日益凸顯。今年以來,國內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投資增速貢獻高7個百分點左右。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網絡零售快速增長,1-9月網絡購物同比增長32.2%。而且,三四線城市的網購增速近兩年已經超過了大城市。

    教育支出漲幅遠超CPI

    “語數英三科如果寒春暑秋四期全報,每科一萬二,也就是三萬六左右。孩子一直學的美術,大課小課全算上,至少得一萬。為了讓孩子成為特長生,今年還給他報了單片機競賽沖刺班,總共5000元左右。還有英語家教,漲價后一年差不多兩萬元吧。”北京蘇女士的孩子上小學六年級,她算了一下今年的教育支出,僅孩子就要花費7萬多元,而她自己還在在職讀研、考職業資格證,各種費用也要幾萬元。“我家這樣還不算多的,周圍的人有孩子學樂器考級的,有送孩子出國留學的,還有什么游學、夏令營……花費更多!”

    2014年,京城各大校外教輔機構的課程費悄然上漲了10%,而“一對一”輔導費的漲幅更是驚人,去年“行價”還是200元/小時,今年已是300元/小時。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花起錢來從不手軟。0-3歲的早教課程,京城的“行價”一般在每年2萬元左右;3-5歲的幼兒園費用,公立的每月在幾百到一千余元,私立的則要2000-5000元不等,還有的“高端”班收費甚至在萬元左右;4歲開始的各種興趣愛好培養班、5歲開始的幼小銜接課程……每一門都價格不菲。即便到了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雖然學校不用交多少錢,但為了讓孩子“拔尖”、擇校,不少家長從一年級開始就要給孩子報各種課外班、請家教,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教育支出也水漲船高。

    不僅是教育類價格漲幅遠超CPI,另一個令人無法忽視的現象是,與教育相關的學區房在這一年成為慘淡樓市的唯一“亮點”,遠遠領跑房價漲幅。

    2014年,中國教育改革提檔加速,小學就近入學、小升初多校劃片入學、取消“共建生”……各地一系列意圖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利好看似杜絕了“遞條子”“送票子”,卻意外地讓“拼房子”愈發猛烈:老牌學區房價格依然堅挺,新晉學區房也在“蹭蹭”上漲。從每平方米10萬元到13平方米報價近300萬元,“天價學區房”的概念不斷被刷新。據房地產業內專家估算,學區房,不管是新房還是換房,都有至少15%的溢價優勢。

    旅游消費境內外逆差破千億

    2014年,全民旅游熱持續升溫。無論淡季旺季,國內著名旅游景點都能看到帶著各色帽子,操著各種口音的旅行團。

    海南的陳小姐趁著年底休假去北京旅游。本以為冬天是北京的旅游淡季,但在故宮、頤和園、北海、景山等著名景區,依然能看到不少旅行團,讓喜歡清靜的她倍感失望。“寒暑假、黃金周就更不敢出游了,哪兒都堵,哪兒都是人滿為患。”

    “暴利”的票價也是人們對國內景區不滿的原因之一。中國社科院統計顯示,內地5A級景區平均票價為109元,7.19%的景區門票價格在200元以上,5A級景區票價已進入“百元時代”。

    就在國內景區因旅游環境差而備受詬病的同時,出境游成為今年的新亮點。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預計,2014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將達1.15億人次,同比增長17.5%;出境旅游花費1550億美元,同比增長20.8%,旅游服務貿易逆差將超1000億美元。

    一項在北京、天津、海南、江蘇等地開展的調研顯示,居民的出境游意愿強烈,購物成為出境游最大花銷和主要驅動力。眾所周知,從葡萄酒到旅行箱包,從皮鞋到服裝,同樣質量、同樣品牌的商品,國際市場大都比國內市場便宜不少,都面臨國內外“價格倒掛”。

    韓國是近年來中國游客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之一,也許很多人并不知道,首爾已經成為我國游客出境游花銷最高的城市。

    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的丁女士一年內兩次往返韓國,行程基本都是購物,主要購買化妝品和名牌包,每次花費在2萬元以上。以一款LV包為例,在韓國退稅后價格在8100元,而在國內買至少需1.2萬元,還不一定有貨。“去一趟來回機票才兩三千元,買一個名牌包相當于機票錢省出來了。”丁女士說。

    據韓國旅游發展局統計,僅今年前三季度,韓國接待中國游客同比增長近4成,超過468萬人次,而去年全年為392萬人次,赴韓旅游的中國游客人均消費約人民幣1.4萬元。

    投資理財能否跑贏定存

    2014年初,余額寶、理財通等“寶寶”類互聯網理財產品風光無限。由于資金周轉靈活同時收益率可觀,“寶寶”推出之初就吸引了大量的網友爭相購買,一度還引發了“銀行大量存款遭到搬家”的廣泛討論。行情的火爆也引來行業內眾多同行的紛紛加入,百度、蘇寧、網易等“寶寶”理財產品也陸續登場,據相關數據統計,如今網友們能買到的各種“寶寶”類互聯網理財產品已經超過十個。

    好景不長。歷經了一輪高收益比拼之后,“寶寶”們的收益率開始不斷下行。據融360數據監測顯示,寶寶類理財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由1月份的6.5%-7.5%跌至11月4%-5%的區間范圍。11月底央行降息后,市場上預計“不久寶寶類產品的收益率將跌破4%”的聲音就不絕于耳。

    投資了近一年理財通的上海白領袁先生已經按捺不住了,“最近收益率這么低,我準備拿出來投股市,好多人都賺翻了,誰愿意錯過這樣的行情?”

    的確,如今A股的火爆行情很難讓人淡定。7月至今,A股的漲幅已達50%,時隔44個月滬指重新站上3000點。11月底以后,A股單日成交記錄被不斷改寫,直至創下1.2萬億元的“世界紀錄”。

    不過,不同于以往任何一輪“牛市”,撬起本輪行情的巨量資金主要來自于散戶的融資融券和銀行貸款,因此被稱作“杠桿上的牛市”。這意味著,大盤在行情上漲時會加速上漲,在行情下跌時也會加速下跌。數據顯示,僅僅在12月9日和12月10日,上證指數盤中均大幅波動,一些個股上演“漲停變跌停”“跌停變漲停”的罕見景象。記者調查也發現,采取借錢炒股方式后,散戶投資的波動幅度遠大于大盤、個股的波動幅度。

    年初“寶寶”火投資“寶寶”,年末股市火投資股市,2014年,不少家庭經歷了這樣的資金大挪移。然而,仔細算一算,如此投資收益幾何?是否跑贏定存了呢?

    各種雜費您算明白了嗎

    停車費、水電費、汽油費、采暖費、交通費……這些費用雖然在家庭支出中算不上“大頭”,但有誰知道這些費用中有多少是實際消費的價格,有多少是“附加費”,到底該不該收,這些錢最后都去哪兒了?

    家庭主婦張女士不經意地發現,在電力公司提供的電費單上,除了基本電價,還有一項“代征附加”費用:今年1至10月,她三口之家的電費每月200余元,10個月繳納的“附加費”約125元。

    事實上,在關涉民生的水、電、汽油等價格中,“附加費”現象普遍存在,且各地標準不同,項目易增難減:每一噸生活用水的價格里,有公共事業費、排污費等“附加費”;每度城鄉居民電價里,至少包括5種“附加費”,各地規定普遍占電價的5%左右;一張機票,除了票價本身,還包含被稱為“民航發展基金”的幾十塊錢;而在海南等一些地方,一升汽油的售價里,還有一塊多錢的“車輛通行附加費”……

    新華社系列調查顯示:道路停車位屬公共資源,但車主繳納的停車費與政府財政所得之間存在巨大差額,至少有一半收上來的錢最終沒有進入政府的口袋;機票中的“民航發展基金”,部分進了上市企業的腰包,部分去向不詳;全國高速公路一年收費在4000億元以上,除了還貸和企業暴利,大量資金被閑置,有些資金被挪用于建樓堂館所、投資股票等;水、電、汽油等的“附加費”中存在過時收取和違規加價現象……許多“糊涂賬”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2014年,在媒體和公眾的不斷發問中,一些部門已經就部分問題給出了明確答案,并立行立改,而關涉民生的水、電等價格市場化改革也在逐漸推進,通過競爭理順上下游成本機制,提升價格的透明度。我們有理由相信,咱老百姓花錢將會越來越明白。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時光荏苒,年初風光無限的“寶寶”類互聯網理財產品引發的“銀行存款搬家”之爭猶在耳邊,年末上演的股市瘋狂又令人應接不暇。這一年,當房價不再高歌猛進,當CPI回落到“1時代”,人們手頭似乎寬裕了不少。然而,年底翻翻家庭“小賬本”,咱老百姓的錢都去哪兒了? 網絡購物38分鐘100億 “今年真的想剁手。”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劉女士說,平時也沒覺得網購很頻繁,但年末一查支付寶,30217元的賬單卻讓她傻了眼:衣物、化妝品、零食、家居用品……沒有一樣是“大件”。 像劉女士這樣不知不覺網購年消費三四萬元的市民并不在少數,以至于調侃“剁手黨”的段子層出不窮:“剛才發誓再淘寶亂買東西就剁手……于是現在在淘寶上看假肢。” 淘寶、京東、天貓、唯品會、1號店、蘇寧易購……2014年,在“新常態”下,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而近些年風起云涌的電商又成為拉動消費的主力軍。 38分鐘100億元,24小時571億元。在今年的“雙11”狂歡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總計成交額達571億元,比去年“雙11”350億元的成交量增長59%,再創歷史之最。 不僅是各大電商賺得盆滿缽滿,傳統零售商也紛紛轉型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相比往年電商與實體門店爭搶客源的劍拔弩張,今年出現的移動端、PC端和門店端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推動了傳統商場的轉型,改善了消費者購物體驗,也進一步刺激了消費需求。 在剛剛過去的“雙12”中,淘寶網聯手支付寶,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大規模線下促銷,包括快的打車、房地產拍賣、汽車二手交易、家政服務等多個項目,上萬家門店參與此次大型促銷,用戶用支付寶支付可享有五折優惠,導致大量門店被人潮擠爆。 電商發展勢頭迅猛,對消費拉動作用日益凸顯。今年以來,國內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投資增速貢獻高7個百分點左右。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網絡零售快速增長,1-9月網絡購物同比增長32.2%。而且,三四線城市的網購增速近兩年已經超過了大城市。 教育支出漲幅遠超CPI “語數英三科如果寒春暑秋四期全報,每科一萬二,也就是三萬六左右。孩子一直學的美術,大課小課全算上,至少得一萬。為了讓孩子成為特長生,今年還給他報了單片機競賽沖刺班,總共5000元左右。還有英語家教,漲價后一年差不多兩萬元吧。”北京蘇女士的孩子上小學六年級,她算了一下今年的教育支出,僅孩子就要花費7萬多元,而她自己還在在職讀研、考職業資格證,各種費用也要幾萬元。“我家這樣還不算多的,周圍的人有孩子學樂器考級的,有送孩子出國留學的,還有什么游學、夏令營……花費更多!” 2014年,京城各大校外教輔機構的課程費悄然上漲了10%,而“一對一”輔導費的漲幅更是驚人,去年“行價”還是200元/小時,今年已是300元/小時。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花起錢來從不手軟。0-3歲的早教課程,京城的“行價”一般在每年2萬元左右;3-5歲的幼兒園費用,公立的每月在幾百到一千余元,私立的則要2000-5000元不等,還有的“高端”班收費甚至在萬元左右;4歲開始的各種興趣愛好培養班、5歲開始的幼小銜接課程……每一門都價格不菲。即便到了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雖然學校不用交多少錢,但為了讓孩子“拔尖”、擇校,不少家長從一年級開始就要給孩子報各種課外班、請家教,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教育支出也水漲船高。 不僅是教育類價格漲幅遠超CPI,另一個令人無法忽視的現象是,與教育相關的學區房在這一年成為慘淡樓市的唯一“亮點”,遠遠領跑房價漲幅。 2014年,中國教育改革提檔加速,小學就近入學、小升初多校劃片入學、取消“共建生”……各地一系列意圖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利好看似杜絕了“遞條子”“送票子”,卻意外地讓“拼房子”愈發猛烈:老牌學區房價格依然堅挺,新晉學區房也在“蹭蹭”上漲。從每平方米10萬元到13平方米報價近300萬元,“天價學區房”的概念不斷被刷新。據房地產業內專家估算,學區房,不管是新房還是換房,都有至少15%的溢價優勢。 旅游消費境內外逆差破千億 2014年,全民旅游熱持續升溫。無論淡季旺季,國內著名旅游景點都能看到帶著各色帽子,操著各種口音的旅行團。 海南的陳小姐趁著年底休假去北京旅游。本以為冬天是北京的旅游淡季,但在故宮、頤和園、北海、景山等著名景區,依然能看到不少旅行團,讓喜歡清靜的她倍感失望。“寒暑假、黃金周就更不敢出游了,哪兒都堵,哪兒都是人滿為患。” “暴利”的票價也是人們對國內景區不滿的原因之一。中國社科院統計顯示,內地5A級景區平均票價為109元,7.19%的景區門票價格在200元以上,5A級景區票價已進入“百元時代”。 就在國內景區因旅游環境差而備受詬病的同時,出境游成為今年的新亮點。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預計,2014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將達1.15億人次,同比增長17.5%;出境旅游花費1550億美元,同比增長20.8%,旅游服務貿易逆差將超1000億美元。 一項在北京、天津、海南、江蘇等地開展的調研顯示,居民的出境游意愿強烈,購物成為出境游最大花銷和主要驅動力。眾所周知,從葡萄酒到旅行箱包,從皮鞋到服裝,同樣質量、同樣品牌的商品,國際市場大都比國內市場便宜不少,都面臨國內外“價格倒掛”。 韓國是近年來中國游客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之一,也許很多人并不知道,首爾已經成為我國游客出境游花銷最高的城市。 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的丁女士一年內兩次往返韓國,行程基本都是購物,主要購買化妝品和名牌包,每次花費在2萬元以上。以一款LV包為例,在韓國退稅后價格在8100元,而在國內買至少需1.2萬元,還不一定有貨。“去一趟來回機票才兩三千元,買一個名牌包相當于機票錢省出來了。”丁女士說。 據韓國旅游發展局統計,僅今年前三季度,韓國接待中國游客同比增長近4成,超過468萬人次,而去年全年為392萬人次,赴韓旅游的中國游客人均消費約人民幣1.4萬元。 投資理財能否跑贏定存 2014年初,余額寶、理財通等“寶寶”類互聯網理財產品風光無限。由于資金周轉靈活同時收益率可觀,“寶寶”推出之初就吸引了大量的網友爭相購買,一度還引發了“銀行大量存款遭到搬家”的廣泛討論。行情的火爆也引來行業內眾多同行的紛紛加入,百度、蘇寧、網易等“寶寶”理財產品也陸續登場,據相關數據統計,如今網友們能買到的各種“寶寶”類互聯網理財產品已經超過十個。 好景不長。歷經了一輪高收益比拼之后,“寶寶”們的收益率開始不斷下行。據融360數據監測顯示,寶寶類理財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由1月份的6.5%-7.5%跌至11月4%-5%的區間范圍。11月底央行降息后,市場上預計“不久寶寶類產品的收益率將跌破4%”的聲音就不絕于耳。 投資了近一年理財通的上海白領袁先生已經按捺不住了,“最近收益率這么低,我準備拿出來投股市,好多人都賺翻了,誰愿意錯過這樣的行情?” 的確,如今A股的火爆行情很難讓人淡定。7月至今,A股的漲幅已達50%,時隔44個月滬指重新站上3000點。11月底以后,A股單日成交記錄被不斷改寫,直至創下1.2萬億元的“世界紀錄”。 不過,不同于以往任何一輪“牛市”,撬起本輪行情的巨量資金主要來自于散戶的融資融券和銀行貸款,因此被稱作“杠桿上的牛市”。這意味著,大盤在行情上漲時會加速上漲,在行情下跌時也會加速下跌。數據顯示,僅僅在12月9日和12月10日,上證指數盤中均大幅波動,一些個股上演“漲停變跌停”“跌停變漲停”的罕見景象。記者調查也發現,采取借錢炒股方式后,散戶投資的波動幅度遠大于大盤、個股的波動幅度。 年初“寶寶”火投資“寶寶”,年末股市火投資股市,2014年,不少家庭經歷了這樣的資金大挪移。然而,仔細算一算,如此投資收益幾何?是否跑贏定存了呢? 各種雜費您算明白了嗎 停車費、水電費、汽油費、采暖費、交通費……這些費用雖然在家庭支出中算不上“大頭”,但有誰知道這些費用中有多少是實際消費的價格,有多少是“附加費”,到底該不該收,這些錢最后都去哪兒了? 家庭主婦張女士不經意地發現,在電力公司提供的電費單上,除了基本電價,還有一項“代征附加”費用:今年1至10月,她三口之家的電費每月200余元,10個月繳納的“附加費”約125元。 事實上,在關涉民生的水、電、汽油等價格中,“附加費”現象普遍存在,且各地標準不同,項目易增難減:每一噸生活用水的價格里,有公共事業費、排污費等“附加費”;每度城鄉居民電價里,至少包括5種“附加費”,各地規定普遍占電價的5%左右;一張機票,除了票價本身,還包含被稱為“民航發展基金”的幾十塊錢;而在海南等一些地方,一升汽油的售價里,還有一塊多錢的“車輛通行附加費”…… 新華社系列調查顯示:道路停車位屬公共資源,但車主繳納的停車費與政府財政所得之間存在巨大差額,至少有一半收上來的錢最終沒有進入政府的口袋;機票中的“民航發展基金”,部分進了上市企業的腰包,部分去向不詳;全國高速公路一年收費在4000億元以上,除了還貸和企業暴利,大量資金被閑置,有些資金被挪用于建樓堂館所、投資股票等;水、電、汽油等的“附加費”中存在過時收取和違規加價現象……許多“糊涂賬”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2014年,在媒體和公眾的不斷發問中,一些部門已經就部分問題給出了明確答案,并立行立改,而關涉民生的水、電等價格市場化改革也在逐漸推進,通過競爭理順上下游成本機制,提升價格的透明度。我們有理由相信,咱老百姓花錢將會越來越明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无码H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成人A片产无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一区人妻无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九九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丰满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无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八戒理论片午影院无码爱恋|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