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8 23:16:5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師燁東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師燁東 發自北京
日前,裝載6萬噸進口LNG(液化天然氣)的SonangolBenguela號船舶在中石油江蘇如東LNG接收站完成接卸作業,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奧集團)成為首家利用第三方接收站進口LNG的民營企業。此前LNG的進口皆由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三家央企進行。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認為,此舉意味著我國LNG的進口正式對民企開放,對LNG行業的發展意義非凡。業內認為,目前一些實力雄厚的民企已經在布局LNG接收碼頭,未來在LNG業務上將與三桶油形成競爭局面。
新奧拿下民企進口第一單
早在今年4月份,《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便已發布,總則中提到的“國家鼓勵、支持各類資本參與投資建設納入統一規劃的天然氣基礎設施”等信息,這被業內認為是民資進入天然氣產業鏈的利好消息。
王曉坤認為,新奧集團接收LNG成功,標志著我國LNG進口及進口終端正式向民企放開,打破了先建站后進口的傳統LNG國際貿易模式,對于LNG行業的發展來說意義非凡。
“盡管此前九豐集團(廣東九豐集團有限公司)以民企的身份在接受LNG,但是其運營初始是中石油的中轉站。因此新奧集團此次實現進口,對民企來說在國內尚屬首次。LNG進口、進口終端對民企進行開放,民營資本、社會資本或將受到鼓舞。”王曉坤分析道。
新奧集團是一家以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為主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旗下運營100多個城市燃氣基礎設施項目,鋪設超過23000公里的天然氣管道,并在多個城市運營投資448座天然氣加氣站。
安迅思天然氣行業分析師陳蕓穎認為,新奧集團目前仍有一個LNG接收站在建,通過已投產的LNG進口站實現進口,能夠為未來新奧舟山LNG接收站國際尋源和國內分銷奠定經驗基礎。
而通過中石油的接收站完成進口LNG,亦是其加速清潔能源布局中的一步。12月26日,新奧集團下屬的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新奧生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奧生態控股),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表示,新奧生態控股產業領域將由煤炭及化工產品向清潔能源領域轉變。
民企將與“三桶油”分市場
不僅是新奧集團在加速布局天然氣,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亦開始建設LNG接收站。中宇資訊分析師李鳳燕提供給 《每日經濟新聞》的數據顯示,目前正在及計劃建設的民營LNG接收站的公司已有6個,總接轉能力在2000萬噸/年以上,包括新奧集團、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哈納斯新能源集團等。
此前LNG的進口接收站則主要由三桶油壟斷。已經建成的12個LNG接收站中,中海油占到了7個,中石油擁有3個,中石化的接收站在12月份剛開始投入使用;九豐集團雖然擁有一個接收站,但是此前一直以中石油中轉站的角色存在。
而從進口數據來看,目前國內LNG接收站投產產能在3770萬噸/年。憑借較多的LNG接收站和穩定的長約,中海油進口量排名第一,占據LNG進口量的半壁江山;中石油進口量占比約在25%左右;隨著中石化青島接收站的投產,其LNG進口量未來也將逐步增加。
盡管進入LNG進口領域時間不長,但民企卻反而具備價格上優勢。“最近進口LNG的價格在降低,民企進口價格可能會比之前三桶油的長約價格更便宜。而未來市場逐漸開放之后,央企也沒有供應上的明顯優勢了。”安迅思能源分析總監李莉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盡管天然氣的總體前景被看好,但是LNG在2015年面臨產能過剩的風險。“未來更大規模的LNG引進,可以進一步拓寬我國天然氣供應渠道,保障國內能源供應。但是隨著油價下跌,對天然氣及LNG的供應需求增幅有變緩的趨勢,LNG短期內有一定的盈利風險。”該分析師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