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12-02 15:24:57
今年以來,總回報最高的公募基金竟然是一只可轉債基金。
為何“叫好不叫座”
可轉債基金目前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有六成可轉債基金規模甚至沒有達到1億份,基民們對這類基金也知之甚少,甚至一些基金經理也并不熟悉。
對此,鄧欣雨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目前國內市場可投資標的相對有限,并且之前股市相對比較“熊”,可轉債基金的收益受到拖累。此外,目前國內多數投資者對可轉債的了解比較少。
標的有限帶來的另一個影響則是可轉債基金的配置同質化程度較高。因此,根據記者統計,目前市面上的可轉債基金(包括A、B、C三類)僅有35只。
值得注意的是,魏璐提醒投資者現在可轉債的風險已經與A股相差無幾,“目前可轉債整體上股性已經很強,溢價也比較高,沒有債底作支撐的話,風險并不比正股小。”魏璐說。
雖然債底支撐已經不明顯,未來可轉債也不會成為融資主流,但基金經理們認為,可轉債受關注的程度已經發生明顯改善,并且由于對這輪牛市的趨勢比較樂觀,可轉債基金仍是風險較低而收益較高的投資選擇。
資產配置方面,鄧欣雨表示,市場看好基本面很好、價值被低估的大藍籌仍然是首選,例如保險、銀行等板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