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8 01:02:03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劉燦邦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劉燦邦 發自北京
近日,賴偉宣同時辭去天虹商場(002419,SZ)及飛亞達A(000026,SZ)董事長,兩家公司均表示賴偉宣此番辭任屬工作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向兩家公司求證過程中獲悉,賴偉宣早前曾任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技國際控股)副總,主要負責商貿和零售板塊,目前其已轉任中航技國際控股的總裁,主管該集團各項投資和管理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技國際控股董事長吳光權曾在2011年表示,公司將依托中航國際控股(00161,HK)這一上市平臺,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完成整體上市。一位中航工業的人士則向記者透露,“中航技國際控股專門做非航空領域的多元化,是中航工業多元化發展的平臺。”
事實上,中航工業對旗下非航空業務的發展頗為重視。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中航工業共實現營業收入3489億,而航空產業給中航工業營收的貢獻額僅為800億元左右,也就是說其余2700億左右的營業收入均由非航空產業完成。
“我們的非航空產業就是掙錢,航空產業投資比較長,見效也比較慢,要靠非航空產業來反哺,非航空產業的反哺也一定是與航空產業協調一致發展的。”上述中航工業人士向記者說道。
賴偉宣已任中航技國際控股總裁/
26日晚間,天虹商場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賴偉宣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其職務暫由副董事長代行。
當晚,飛亞達A也公告稱,賴偉宣因工作原因將辭去公司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其職務暫由董事總經理徐東升代為行使。
天虹商場和飛亞達A均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工業)下屬的非航空產業上市公司,中航工業通過中航技國際控股共經營4家上市公司,包括天虹商場、飛亞達A、中航地產、深天馬A,另外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中航國際控股則是作為中航技國際控股的整體上市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天虹商場和飛亞達A,其工作工作人員均表示,此次賴偉宣辭任均屬正常人事變動。
“賴董之前是中航技國際控股的副總,主要負責的板塊是商貿和零售,目前他已經被任命為中航技的總裁,現在主抓集團的各項投資和管理業務。”一位工作人員透露。
賴偉宣在2012年接替吳光權擔任天虹商場的董事長,目前吳光權擔任中航技國際控股的董事長。彼時曾有分析指出,吳光權在卸任天虹商場之前,還在飛亞達A、深天馬A(000050,SZ)和中航地產(000043,SZ)兼任一把手,吳光權卸下子公司董事長職位或許與集團加速整體上市有關。
事實上,吳光權在2011年就曾表示,中航技國際控股旗下一切符合上市條件的資產未來都將注入深圳中航 (目前已更名為中航國際控股)這一上市平臺,中航技國際控股爭取在兩到三年內完成海外整體上市。
據記者了解,中航技國際控股目前未上市的資產包括部分進出口業務、深南電路以及其他投資業務等。
“中航技國際控股專門做非航空領域的多元化,是中航工業多元化發展的平臺。”一位中航工業的人士向記者透露。
在被問及非航空產業是否會繼續整合時,兩位上市公司人士均表示目前并不清楚。“不管是整合還是改革,很多都是自上而下的,我們也很難去判斷,只能說在整個中航工業里面飛亞達的業務相對獨立,一直做商貿零售這一塊。”
非航空產業反哺航空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工業的非航空產業在集團內部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雖然飛亞達是航空工業在特區辦的一個‘體制外’的非航空產品企業,但是它的上市,使長期封閉于計劃經濟體制內的航空人對市場化改革有了初步認識。”中航工業副總經理吳獻東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現在非航空領域完全按照市場化競爭、市場化運作來做,非航空產業市場化程度更高。”上述中航工業人士也向記者表示。
中航工業大力發展非航空產業,也有自身原因。由于中航工業的航空主業從發動機到整機制造等,往往投資大、周期長,這就需要非航空產業的發展來予以支持。
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中航工業共實現營業收入3489億元,其中2700億元左右的營業收入由非航空產業完成。
以航空發動機為例,有專家曾向記者表示,沒有20年時間,要研制一個好的發動機機型都是不容易的。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也曾公開表示,“發動機的進步與否,主要取決于有多少錢可以打水漂,可以不計效益地往里砸。你要砸到這個程度,就得想辦法在其他領域掙到錢。”
“我們的思路是把航空主業的技術和品牌價值轉移到非航空領域,用非航空領域賺的錢再來反哺航空領域。”中航工業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其實,這一模式在國外軍工企業里也已經很普遍,比如美國的GE是做航空發動機的,但是一樣會有電燈照明及醫療等業務。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飛亞達是從中航工業的航空儀表業務中轉移出去的,醫療產業中的制氧機則是從殲十戰斗機的技術轉移而來。“從大的戰略上講,我們是軍品和民品、航空和非航空協調發展。”上述人士說。
記者查閱天虹商場和飛亞達的財報資料發現,天虹商場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54億元、而飛亞達同期實現凈利潤1.27億元,這一業績已經好于中航工業旗下的一些航空產業所屬的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