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20 08:56:16
征信體系不完善一直是制約網貸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這一方面增加了平臺的風控成本,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信息的不對稱,使投資人難以對投資風險進行正確的判斷。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玨軒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楊玨軒 發自廣州
11月18日,金融服務公司匯付天下與征信機構上海資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資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共同發展互聯網金融征信業務,這意味著擁有大規模存量網貸數據的金融機構正式介入互聯網金融征信領域。
匯付天下理財事業部助理總經理鐘紅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匯付天下有400多家平臺的網貸存量數據,上海資信則擁有300多家平臺的數據。此外,雙方合作后,匯付天下將與上海資信的系統對接,與匯付天下有資金托管合作的平臺,將自動接入上海資信。
征信不足制約行業發展
匯付天下有限公司于2006年7月成立,投資額近1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于上海,并在北京、廣州等30多個城市都設有分公司,旗下有匯付數據、匯付科技等子公司。
征信體系不完善一直是制約網貸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這一方面增加了平臺的風控成本,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信息的不對稱,使投資人難以對投資風險進行正確的判斷。目前我國征信業的“國家隊”包括央行征信中心、上海資信;民營機構則包括鵬元、國政通、安融惠眾等。此外,5月份網貸之家云征信系統的上線,也吸引了較多目光。
“現在很多網貸平臺都采用O2O模式,主要就是因為國內征信體系不完善。”禮德財富總裁洪凱彬向記者表示,“對借款人所提供的資料,平臺必須實地考察后才有可能相信,這極大地增加了平臺的風控成本。只有完善了征信體系,才有可能真正實現純線上平臺,借款人的融資成本也會降低。”
根據匯付天下與上海資信聯合提供的材料,上海資信正在建設的網絡金融征信系統將采集個人基本信息、償還信息、交易信息等覆蓋網貸征信需求的各項指標。雙方合作后,匯付天下將與上海資信的系統對接,與匯付天下有資金托管合作的平臺,將自動接入上海資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匯付天下與上海資信的合作,意味著國資征信機構對網貸行業的介入力度也在加大。
存量數據已獲準使用
“國內信用環境不完善,讓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困難重重,而征信機構和第三方托管機構的合作,一方面將優化P2P平臺的信審流程,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幫助投資人了解投資對象的真實信用水平,提高平臺公信力。”上海資信副總裁牛路辰表示。
不過,記者注意到,互聯網金融征信系統的建設并非易事,到目前為止,仍未有一個系統被廣泛接受與采用。
“網貸征信體系的建議,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大家都不愿意把數據共享出來。央行征信系統能夠建立起來,離不開行政命令,是具有強制性的,每一家銀行必須按照央行的要求報送數據。但是在網貸行業,沒有哪家征信機構可以提出這樣的強制要求。小平臺貢獻不大,就可以查到所有數據,意愿較高。但對大平臺而言,本身數據有較多積累,尤其不愿意與小平臺共享。”洪凱彬向記者分析指出。
相較于其他機構,匯付天下的優勢在于掌握較多網貸存量數據。
不過,此前P2P平臺接入匯付天下,并不知道數據將與其他平臺共享,這些存量數據的使用是否存在法律問題?對此,鐘紅波向記者表示,對存量數據的使用,已經獲得合作P2P平臺的準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