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3 01:00:1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陶力 發(fā)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陶力 發(fā)自上海
跨境電商看起來很美,但是要走出去并不容易。
昨日(11月12日),天貓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在全球范圍內有交易成交的國家和地區(qū)達到217個,保稅倉內的進口商品也全部售罄。
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天貓官方相關人士也并未透露海外區(qū)域具體的成交數額。“今年是國際化元年,也是第一次進行嘗試,總體來說達到了我們自己的目標。”
另一方面,亞馬遜也于10月29日開通海外六大站點直郵中國的服務。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天貓“雙十一”當天,亞馬遜中文網站更是開始“亞馬遜海外購”商店試運行,同時上線的還包括近8000余件海外商品。
亞馬遜中國總裁葛道遠稱,“我們希望可以利用亞馬遜全球采購資源和成熟、強大的跨國物流體系來服務國內的消費者,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國際選品的需求,讓亞馬遜中國成為大家購買高品質國際選品的首選平臺。”
電商業(yè)內人士認為,由天貓和亞馬遜兩大平臺攪動的海淘大潮將對中國電商市場產生深遠影響,預計今年國內“海淘”規(guī)模將由去年的800億元大漲至1200億元以上。
阿里4年準備謀國際化
天貓國際、淘寶海外以及速賣通等均是首次參加今年的 “雙十一”。在這一決定背后,是阿里巴巴以電商平臺、菜鳥物流平臺、云計算和大數據能力等為核心的全球化生態(tài)系統(tǒng)已經初步建立。
據阿里巴巴COO張勇介紹,通過創(chuàng)新的“保稅模式”,海外商家可提前將商品運送到國內保稅倉庫,線上銷售完成后快速清關,由菜鳥物流協調國內配送。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統(tǒng)計,截至11月11日24點,天貓的交易額為571.12億元,約為93.39億美元。共有217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與到此次活動活動中。
與此同時,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成為最受中國買家喜愛的產品輸出國。
阿里巴巴國際B2C事業(yè)部總經理吳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在出口業(yè)務方面,阿里在俄羅斯、巴西、西班牙和印尼等國家已經開設了國家分站,希望依托中國主站給當地的消費者提供本地化的購物體驗。
同時,阿里巴巴海外平臺從首頁到搜索再到內頁,整個購物鏈都進行了重新打造,充分考慮到了當地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比如今天,俄羅斯已經白雪皚皚,他們要買的是羽絨服,而巴西烈日炎炎,需要的是泳裝。在全球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下,國家政策、風俗民情,甚至是顏色、數字都有不同需求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再用一個英文主站去服務全球用戶。”吳倩補充道。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并不在乎此次天貓“雙十一”的成交數據,但不可否認,天貓出海將成為阿里巴巴國際化的排頭兵。
馬云坦言,目前阿里集團主要想為三五年以后的全面國際化做準備。“今年的國際化、平臺化和無線化都是做準備,國際化的目的是讓全世界的小企業(yè)和消費者都能夠在網上進行買賣。我們希望線上線下各種各樣的商業(yè)機構和企業(yè)都能參與到‘雙十一’。”他預計,大概再過四年,阿里巴巴國際化便可以水到渠成。
亞馬遜反攻中國市場
事實上,在阿里巴巴IPO之后,國際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而其競爭對手亞馬遜則反向開始了對中國市場的進攻。
易觀咨詢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阿里天貓市場份額為57.3%,京東占比21.2%,而亞馬遜中國僅超2%,蛋糕被蘇寧易購、唯品會、1號店等平臺瓜分。
不過,亞馬遜此次準備卷土重來。亞馬遜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截至11月11日中午,該平臺上,中國國際品牌商品的銷售比上月同期增長了70%。與此同時,在過去的兩周中,亞馬遜中國海外直郵業(yè)務成交量也增長了近63%。
記者注意到,全球化采購資源和統(tǒng)一的物流配送體系是亞馬遜最重要的優(yōu)勢,僅在中國區(qū),亞馬遜可選產品就包括32大類2500萬種,供應商分布在全球252個國家和地區(qū)。
今年下半年,亞馬遜中國開通海外六大站點直郵中國和中文 “海外購”服務。
商派軟件副總裁計三勇認為,跨境電商分為進口和出口兩種方式,亞馬遜和天貓國際重合的部分在于進口方面,即如何讓國內消費者購買海外商品。“目前階段,亞馬遜在本土化方面還需要加強,海外購市場處于培育期,短期內也很難增加亞馬遜中國的市場份額。”
在他看來,自貿區(qū)和保稅區(qū)為跨境電商的發(fā)展提供了物理承接點,為天貓和亞馬遜等平臺提供了渠道支撐,為國內一些代運營服務商提供了服務支持。“在未來,國外品牌想要進來會變得非常容易,跨境電商的門檻也相應降低。”
在吳倩看來,天貓國際化發(fā)展最難的一步在政策監(jiān)管。“其實海關總署也看到了整個海淘市場,也非常希望阿里巴巴能夠建立起一個有影響力的進口平臺,前提是能夠讓它(海關)管得住,才能通得快。”
管得住的前提是數據化運營。天貓國際平臺上的數據目前已經與海關整個電子關口直接對接,訂單信息、送貨時間、地點等信息均打通。
由此,天貓國際獲得了中國海關總署以及中國跨境試點城市的資格,并與杭州下沙、廣州、寧波等保稅區(qū)開展合作。而亞馬遜的合作對象則選擇了上海自貿區(qū)的保稅區(qū)。
易觀商業(yè)解決方案副總裁田崢認為,在跨境電商業(yè)務上,相比亞馬遜,阿里巴巴的核心優(yōu)勢是支付寶結算,對于英文水平有限的國內用戶來說,在付款和信息獲取上門檻比較低。
《《《
電商轉型其他方向
火熱的移動電商
今年“雙十一”當天,阿里巴巴交易額高達571億元,其中移動端交易額達243億元,占比42.6%。這實際上就是時下移動電商主角化的縮影。
一小時電商服務圈崛起
時下的IT圈已有共識:線下社區(qū)才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基于此,圍繞社區(qū)商業(yè)入口而展開的一小時電商服務圈正在快速崛起,而京東、順豐、阿里巴巴等紛紛入局。
農村化運動
在一、二線網購市場較成熟后,以廣告刷墻為代表的電商農村化運動正在興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