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0 00:57:0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10月28日,我國最大糧商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糧集團)在北京宣布,其參與主導的兩項海外并購交易已在本月通過全球并購審查,并順利完成交割。
據悉,上述交易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大規模的國際糧油并購。中糧集團完成的兩項并購是:收購荷蘭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尼德拉51%的股權和收購香港農產品、能源產品、金屬礦產品全球供應鏈管理公司來寶集團旗下的來寶農業51%股權。
不過,中糧集團要做的事并不止步于并購。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上述并購完成后,中糧不會馬上進行新的大型國際并購,三家公司的整合尚需時間消化。來寶集團CEOYusufAlireza表示,三家公司的整合將分為四個階段,一階段是完成收購協議,二階段是執行協議要求,三階段是完成三家公司的整合并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四是完成IPO后的公司發展。
這樣的并購,是虧損10億元的中糧控股(00606,HK)的福音。卓創資訊農業分析師劉棟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收購不僅僅能提升中糧在國際糧油市場上的話語權,還能對自身糧油業務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尤其在國際貿易方面,中糧會更有話語權。”
中糧供應鏈向全球延伸
據悉,上述兩項收購耗資約30多億美元,是國內糧油食品行業規模最大的海外并購。在這兩項并購交易中,中糧集團聯手厚樸投資、世界銀行成員機構國際金融公司、淡馬錫、渣打私募股權投資等財務投資人進行聯合投資。其中,厚樸投資是此次跨國投資團的組織者。中糧與跨國投資團間的投資比例為60:40,由中糧控股。并購完成后,中糧資產將超過570億美元,營收合計633億美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并購使中國糧商躋身第五大國際糧商,大大增強了中國在國際糧食貿易市場的話語權。
寧高寧表示,上述兩宗海外并購的動因有兩個;一是看到中國市場的成長性;二是看到全球資源和產業鏈整合的機會,“出于資源整合的邏輯,規模效應的提升,對產業鏈的理解和未來發展的預期,收購將會大大提升供應鏈效率,提升中國糧食安全和供應的保障。”
寧高寧透露,收購來的兩家企業與中糧集團形成戰略互補,在地理位置和業務等方面都沒有重疊,在未來的行業整合與全球競爭中將更具優勢。
不會馬上進行新并購
此次中糧集團的并購被外媒認為,中糧開始向四大糧商ABCD(美國ADM、美國邦吉Bunge、美國嘉吉Cargill、法國路易達LouisDreyfus)宣戰。
劉棟認為,并購完成后能給旗下糧油業務帶來利好,尤其是對虧損10億元的中糧控股帶來轉機。
近期,中糧控股發出盈利警告稱,由于油籽加工業務的虧損增加,導致公司前三季度的虧損達到12.98億港元,油籽加工業務是其巨虧源頭。與上半年采購的大豆庫存成本較高以及與三季度國內外油脂油料市場深度下跌有關。
劉棟表示,并購完成后,中糧集團的資產規模可與國際巨頭ABCD四大糧商相較量,這給中糧的進一步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保障,這對穩定中國糧食市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當然,中糧集團并不會止步于并購。與國內情況相同,喜歡打包資產上市的中糧,自然不會錯過將海外資產打包上市的好機會。
上述并購完成后,中糧不會馬上進行新的大型國際并購。寧高寧稱,三家公司的整合尚需時間去消化。未來三年,中糧集團與尼德拉、中糧來寶農業三家將完成整合,三方的管理團隊首先將實現業務整合,形成一體化的、具有同一目標的公司,在資本市場實現IPO。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鄭宇潔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糧若未來三年與尼德拉來寶農業整合并進行IPO,有望成長為一家跨國糧商,實現物流和供應鏈的融合,實現中糧產業鏈的全球布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