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4 01:25:3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盧曦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盧曦 發自上海
搜房網在連續收購了世聯行、合富輝煌、21世紀中國不動產(以下簡稱21世紀)等中介公司和代理公司的股權之后,已經把重點轉向線下銷售。
這導致了搜房網的商業模式發生徹底變化,其逐步演變成為一家銷售代理中介公司。
然而,以搜房網為代表的電商真的能動到傳統中介的奶酪嗎?
從線上到線下/
搜房網的業務模式原來很簡單,只要將客戶帶往售樓部,就算完成任務。如果這部分購房者最終沒有買房,搜房網也不會關注這些購房者后續會不會買其他開發商的房子。
但在搜房網的一系列轉型之后,這一切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0月7日,搜房網宣布與21世紀簽署協議,雙方將在多方面展開合作。21世紀將向搜房網定向發行公司股票,融資后,搜房網成為21世紀的第二大股東。此前搜房網曾斥資近10億元入股世聯行和合富輝煌兩家代理公司,成為這兩家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這兩次投資之前,搜房網分別在今年5月和8月經歷了兩次抵制風波。多家房產中介結成聯盟,他們同時下架在搜房網上房源,以此要求搜房網降低服務費用。兩次抵制事件在搜房網妥協后得到解決,但加快了搜房網轉型的腳步。搜房網近期入股的21世紀正是8月抵制聯盟中的一員。
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是,未來一旦搜房網和房產中介之間的矛盾激化,再次出現抵制聯盟時,世聯行、合富輝煌和21世紀這三家規模較大的房產中介公司將和“自家人”站在一起,搜房網也不會再次面臨房源極速下滑、市值巨量蒸發的危機。
然而,種種跡象顯示,搜房網對“線下”的滲透絕不僅僅是玩票,搜房網已經展開了一次徹底的轉型。
搜房網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資料披露,今年8月,董事長莫天全向全體員工群發郵件,詳細解釋了搜房網轉型規劃:搜房網結束了“信息平臺”的發展階段,正在走過“資訊媒體平臺”,已經啟動向“交易大平臺”快速轉型。
簡言之,搜房網不想再做“媒體”,而是要大刀闊斧地進入交易環節,積極“賣房子”,甚至可以被稱為“全員賣房”。搜房網用新域名“Fang.com”昭示了一次徹底的轉型。
搜房網的一位電商工作人員說,他們和之前的區別是,現在要跟蹤每一個購房者的購房,如果這個樓盤看不中,會帶購房者看下一個樓盤,一直到購房者買到合意的房子為止。
從媒體到平臺/
搜房網至今仍容易被外界劃歸媒體一類,在搜房網上人們能看到五花八門的房地產相關信息。廣告是媒體的重要盈利途徑,但莫天全要對這一部分動大手術。
“一切遠離用戶,我們一廂情愿堆砌的資訊、繁雜的信息都將簡化,類似‘博客’等頻道將關閉。新搜房將全力以赴,關注‘用戶’的真實需求,離購房者更近。”莫天全如是表示。
從8月底群發郵件后,搜房網的內容團隊被要求轉渠道崗位,員工可自行選擇,博客等已經完全落伍的板塊被搜房網刪除。
搜房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披露,對搜房網來說,未來“有效”的信息指的是與樓盤、房源相關的數據,搜房網希望加強樓盤底層數據的收集和完善,而未來的目標之一是針對目標客群匹配推送,以及促進在線交易。
以搜房網多年來積累的數據,未來以更精準的方式來推送房源信息,似乎有無窮的想象空間。然而,搜房網同時選擇弱化新聞相關的板塊,那么以往支撐其收入的廣告業務板塊又將何去何從?
衛民不動產蔡為民認為,搜房網的媒體身份正變得越來越尷尬。作為媒體應該保持較高的獨立性,不能被開發商的廣告投入引導。然而,搜房網早早就切入了傳統媒體不曾涉足的業務,如搜房網的特賣、拍賣、折扣等購房服務是非傳統的。
搜房網似乎成為房產媒體的一個“攪局者”,蔡為民評論認為,很多房產商受到搜房網模式的影響,在與其他媒體合作的過程中要求對方的廣告必須帶來切實的銷量。
在這樣的局面下,搜房網明確選擇了“去媒體化”。從原來的側重資訊發布更明顯的向促成交易轉變,銷售的導向明確,目的性更強。“我們的員工一定要學會而且要成為賣房、買房、裝飾裝修和其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專家。”莫天全如是說,這一導向被外界解讀為“全員賣房”。
“搜房網正在從新浪向淘寶、京東轉型。”克而瑞上海機構研究總監薛建雄評論認為,搜房網以往的廣告效果缺乏衡量,離成交還有很大的距離。轉型后的搜房網不僅要在線上推廣,還要將購房者帶到售樓處,完成成交的全過程。
搜房網宣稱,要讓用戶“三步”之內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用戶并不專指“購房者”,還包括二手經紀人、置業顧問。搜房網分別推出針對經紀公司和經紀人的搜房幫App,針對代理公司和置業顧問的新房幫App。
在規劃者看來,新的搜房網將轉變為更為徹底的房地產電子商務平臺。
完全“脫媒”尚需時日/
搜房網的主營業務為四個部分:網絡營銷服務(廣告收入)、電子商務(搜房卡業務等)、搜房幫房源發布 (針對二手房經紀人的房源發布和排名)和其他增值業務(研究、數據服務)。
根據搜房網公布的二季度財報,2014年第二季度總營收為1.682億美元,同比增16.7%。這主要是由于營銷服務業務的增長。營銷服務業務的營收為7430萬美元,同比增長26.1%;電商服務業務的營收為4860萬美元,同比增8.1%;掛牌服務業務的營收為4170萬美元,同比增8.5%;其他增值服務的營收為360萬美元,同比增97.6%。
從二季報看來,搜房網即使開始轉型更多發展線下O2O,做房地產交易平臺,但暫時也不可能給房屋中介業帶來多大威脅。以二季度搜房網的電商收入和整個電商100億市場的規模比重來看,搜房網的業務收入占比并不高。
薛建雄分析認為,搜房網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家居、建材類的廣告還有上升空間,因而從財務報表的數據上看,搜房網的“脫媒”尚不會帶來明顯的波動。
從線上到線下,搜房網開始分傳統中介的蛋糕,而那些與搜房網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的中介公司將何去何從?
我愛我家總經理助理俞靜告訴記者,搜房網近期入股幾家房產中介公司,并且展開轉型是中介們預料中的事,我愛我家仍然在和搜房網合作。俞靜認為,和搜房網合作給中介帶來方便,帶來銷量的提升,但搜房網確實費用比較高,中介公司們也在積極發展自己的官網,合作仍然在繼續。
德佑地產營運中心副總經理劉伍洋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業內有一種擔心是中介被電商取代,但他仍有信心,因為他注意到在美國這樣的成熟市場,房產經紀人仍然是一個不錯的職業。未來市場中的各個角色將會重新選擇他們的位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