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3 01:01:08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白亞靜 發自深圳
每經實習記者 白亞靜 發自深圳
昨日(10月22日),在斷供10個多月后,深圳今年首宗住宅地塊龍華新區A802-0305地塊,在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出讓,最終以總價46.8億元被龍光地產(03380,HK)旗下深圳市金駿房地產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金駿房產)競得,折合樓面價約25094元/平方米,溢價率85.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深圳此次推出的土地極具樣本意義。5月以來,深圳樓市成交慘淡,進入9月更是量價齊跌。直到9月30日,央行放松限貸政策后,樓市才有所回暖。此次出讓地塊僅樓面地價就高達2.5萬元/平方米,與該地塊所在區域內的二手房價格持平。在房地產市場仍未完全擺脫下行之際,該宗地塊仍溢價85.3%,這是否意味著業內看好后市?
龍光地產執行董事肖旭表示,該地塊的斬獲,符合公司的預期和一直堅持深耕區域、聚焦剛需的發展戰略,公司會在該地塊上規劃面向剛需人士的產品。
深圳市房地產經濟行業協會發展研究部部長徐楓認為,肖旭所講的剛需是指有強烈購房需求的人士,而非從收入上定義。
競拍現場先冷后熱/
此次拍賣共有七方參與角逐。記者在現場看到,舉牌頻繁的1號、3號、10號分別為招商地產和深圳聯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團隊、龍光地產旗下深圳市金駿房地產有限公司、保利地產和其他兩家投資機構組成的團隊。
10月22日下午3時許,龍華新區地塊由主持人口頭報價30億元起拍。雖然主持人一再聲稱這是“龍華地區絕版地塊,機會難得”,但在安靜了5分鐘后,才有10號保利地產舉牌,隨后更是因長達15分鐘無人競拍,競價幅度由1億元一再調整為5000萬元、2000萬元。
在競價幅度調整到2000萬元后,競價逐漸變得激烈,除了28號中海地產偶爾舉牌外,一直都是招商、金駿房產、保利三家相繼出價。在競價達到42億元后,原本緊追不放的招商地產終于放棄。最后,金駿房產在經過27輪叫價后,拿下該地塊。
公開資料顯示,龍華新區地塊位于深圳龍華新區民治辦事處轄區,土地面積約4.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8.7萬平方米,掛牌起始價25.25億元,地面地價54130元/平方米,樓面地價13538元/平方米。據記者粗略估算,最后的成交價格溢價率約85.3%。
雖然萬科總裁郁亮曾預計下半年土地市場的交易價格會有所調整,但這也許并不包括深圳土地市場。與其他二線城市相比,深圳住宅土地市場供應量少,去化周期短。
據徐楓介紹,業內看好該地塊所在的區域,相當一部分房地產開發商都有在此地深耕的打算。
此外,據記者了解,同時參與競拍的還有萬科、佳兆業、明奧三家公司,不過這三家從始至終并未舉牌。
轉變低價拿地策略/
據悉,9月16日上述地塊出讓公告剛登出不久,便有消息稱,該地塊的成交樓面價可能達到2.2萬~2.8萬元/平方米。據該地塊附近的地產中介人士介紹,該區域的中高檔小區二手房均價在2.7萬元左右/平方米。
上述地塊成交樓面價與當地二手房價格大致持平,這是否意味著該地塊未來推出的產品單價將逼近4萬元/平方米?
對此,徐楓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地塊所在的白石龍片區潛力很大,如果真達到4萬元/平方米一點都不奇怪。一方面白石龍片區距離福田中心區很近,交通方便;另一方面,該地區還有大量土地沒有開發,容積率低,解決城中村等問題是遲早的事,所以該地區將有較大升值潛力。
肖旭表示,“我們看好龍華新區的發展,未來公司將按照高周轉原則加快規劃設計,將此項目獨立開發成為剛需盤。”
10月21日,記者在龍華新區看到,該宗地屬于凈地,毗鄰龍華地鐵線白石龍站,附近分別是萬科、中航已開發的樓盤以及相當一部分的城中村,少有新房。據徐楓介紹,由于該地新房數量少,而二手房的要價又偏高,所以卡住了相當一部分的購房者。她認為龍光地產在該地塊上推出的產品將主要面向這部分人群。
龍光地產主要在二、三線城市拿地,土地成本低。記者在深圳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網站粗略統計后發現,龍光地產在此前3年都沒有在深圳拿地,但今年以來卻頻繁在深圳以高價“攻城略地”,這似乎與房地長市場下行以來二三線城市風險加大有關。
協縱國際集團創始合伙人黃立沖曾向記者表示,對于土地價值的判斷取決于對房地產市場未來的判斷,“如果樂觀,就算三、四線也不存在泡沫;如果悲觀,當房地產價格在核心城市下跌時,你就會發現周邊地區不是下跌多少的問題,而是不論怎么跌都沒有人來接盤的。”
他認為,在下行市場下,過多持有郊外大盤,需要打造大規模居住社區的開發商,將首當其沖承受打擊。或基于此,龍光地產改變了一貫以來的低價拿地策略。
據龍光地產工作人員介紹,龍光地產在未來加大經濟高增長區域的剛需項目投資的同時,亦會積極關注一線城市和經濟高增長區域的住宅及高端寫字樓項目,并進一步加大新型城鎮化、旅游、養生、養老地產項目的投資開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