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3 00:43:5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2013年,通過資產處置收益65億元,中國遠洋(601919,SH)以2.35億元的微利艱難扭虧。今日(4月3日)公司正式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2014年,公司的干散貨業務面臨的風險并未減小,并且公司已再難有資產甩賣的空間,中國遠洋能否繼續保持盈利?“難度很大,但我們依然還是想爭取一個好的結果。”中國遠洋董事長馬澤華在2013年業績會上坦言。
在3月28日的業績說明會后,中散集團相關人士接受了包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中散集團表示,只要2014年BDI(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指數可以到達1500點~2000點,中遠干散貨就有盈利的可能。
集運方面,中國遠洋總經理姜立軍表示,公司正在對標近年持續盈利的世界航運巨頭馬士基,持續學習以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干散貨業務“靠天吃飯”
擁有世界第一大干散貨運輸船隊的中國遠洋,其干散貨業務被低迷的BDI指數綁架業績巨虧,成為中國遠洋ST戴帽的罪魁禍首。摘帽后,干散貨業務的風險也最受業界關注。
2013年,BDI全年平均值上升了31.1%,達到1206點,中國遠洋干散貨主業歸屬凈利潤因此同比減虧45.55億 (不考慮青島公司的股權轉讓),中國遠洋2013年航運主業整體減虧35.9億元。
年報數據同時顯示,公司干散貨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毛利-16.3億。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中國遠洋提供給其的數字顯示,去年中遠散運實際虧損34.9億。
由于依舊缺乏對行業周期性風險的對沖,干散貨“靠天吃飯”的局面在2014年仍然難以改變。
“去年散貨為什么能減虧這么多,就在于(BDI)市場一下翻了一番,而且我們盤子大,如果盤子小,翻一番也沒用。”上述中散集團人士表示。2013年,BDI波動幅度增大,全年平均值達到1206點,但前三季度平均在千點之下。
對于2014年的BDI走勢,上述中散集團人士表示 “不奢望2000點”,但只要能夠到達 “1500點~2000點”就有盈利的機會。
中國遠洋在年報中展望,從供需情況來看,據SSY預測,2014年全球干散貨需求同比增長5.8%,全球干散貨船隊規模同比增長4.7%,需求增速超過供給。隨著供需平衡改善、市場情緒回升,2014年國際干散貨市場呈緩步上升態勢,總體有望好于2013年。但對于2014年BDI能否真正達到1500點,業內多數仍表示不確定,需“看天意”。
集運業務借鑒馬士基經驗
一直作為中國遠洋重要盈利支撐的集裝箱業務,2013年營業毛利-4.41億,同比下降了6.85億,未能實現減虧。由于受集運市場整體供大于求的局面沒有根本改善的影響,整體單位運價水平同比下跌10.42%。
與中國遠洋近年連連巨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馬士基航運集裝箱2013年盈利15億美元,較2012年大增兩倍。在近幾年的業績說明會上,中國遠洋不止一次被追問和馬士基之間盈利的差距何在。
中國遠洋年報表示,2013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全年均值為1081.8點,下降了7.6%。中國遠洋總經理姜立軍在3月28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正在對標馬士基,學習馬士基在航線效率以及燃油節省等方面的經驗。
據克拉克森預測,2014年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預計增長6%,運力增長4.6%,雖然總體供需矛盾有所緩和,但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時,隨著船舶大型化、聯盟化的趨勢日趨明顯,尤其P3聯盟在3月20日已獲得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批準,以聯盟為主的市場新競爭態勢將更加凸顯,運價壓力可想而知。
此外,馬澤華在2013年業績會上透露,中國遠洋國企改革戰略規劃上半年大致能完成,預計三年完成結構調整。其中,船隊的調整也不僅僅在噸位,而是包括客戶結構調整,人才結構調整等多方面,以使得上市公司管理更趨市場化、國際化、提高效率,防范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