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01:00:2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昨日(3月12日),有“漲價王”之稱的東阿阿膠(000423,SZ)發布2013年年報,在阿膠不斷提價的情況下,阿膠及系列產品的毛利率出現了近5%的降幅。
東阿阿膠有關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毛驢的存欄量常年呈下滑態勢,驢皮資源緊張是不爭的事實,公司的原料采購成本也大幅上升。
安邦咨詢醫藥行業分析師劉忠堂認為,受制于資源緊張,驢皮價格還將持續上漲,而東阿阿膠價格大幅度提升可能性不大,未來毛利有可能繼續下降。
毛利率或繼續下降/
年報顯示,東阿阿膠2013年實現營收40.16億元,同比增長31.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03億元,同比增幅為15.64%。
然而,在主營產品不斷提價的基礎上,東阿阿膠主導產品阿膠及系列產品的毛利率卻不增反降。2013年公司阿膠及系列產品實現營收33.29億元,同比增長17.86%,占公司總營收83%。阿膠及系列產品毛利率為66.2%。同比下降了4.83個百分點。
驢皮作為阿膠中最重要的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給東阿阿膠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的調查顯示,2006年,每斤驢皮價格僅為2元,2010年為每斤25元,2013上半年達到80元,為2006年價格的40倍。
年報顯示,在阿膠及系列產品中,直接材料及能源花費高達10.34億元,同比增長46.19%,占阿膠及系列產品營收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占營業成本中比重也從2012年的86.45%上升至91.89%。
另一方面,驢皮價格上漲推動了阿膠價格接連上漲,尤其是2010年以來,東阿阿膠連續提價達9次,出廠價從2006年的每斤82元提高到2014年初的828元。
不斷提價增加了東阿阿膠的營收,也提高了阿膠產品的毛利。公告顯示,2010年阿膠及系列產品的毛利率為67.77%,同比增長3.64%;2011年阿膠及系列產品毛利率同比上漲4.51%,2012年再增0.21%。但今年,驢皮價格上漲速度超過了阿膠價格上漲的速度,導致阿膠的毛利率出現了近5%的下滑。
劉忠堂認為,供需不足還將繼續推動驢皮價格上漲,東阿阿膠也有一定的提價能力,但頻繁提價已導致東阿阿膠失去了部分忠誠用戶,同時同仁堂、福膠等藥企不斷加入,將使阿膠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未來東阿阿膠提價會相對溫和,大幅度提價的可能性不大,未來毛利率仍有繼續下降的可能。
東阿阿膠表示,驢皮原料價格是由市場決定,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資源競爭非常激烈。東阿阿膠一方面將利用資金和網絡的優勢,加大驢皮收購的力度,一方面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改進毛驢飼養技術,調動農民飼養毛驢的積極性。
驢皮緊缺難求解/
受制于驢皮資源緊張,東阿阿膠一直試圖通過自建養驢基地等方式改變資源困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東阿阿膠此前嘗試過養驢,由于養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高,驢肉等下游產業不發達等原因,虧損比較大,所以養驢基地建設進展并不順利。
東阿阿膠有關人士表示,收購是目前公司驢皮的主要來源,10年來,東阿阿膠在新疆、內蒙、甘肅等地建立了20個標準化養驢示范基地,并建立了驢產業研究院以及驢肉加工廠。通過政府推動和市場拉動結合的方式,創出了 “政府+基地+合作社+養殖戶”的合作模式,加工以公司為主體,養殖以農戶和合作社為主體。作為加工主體的基地,重點是要解決農民在養殖方面缺乏技術、品種優化和產品出路等方面的問題,承擔示范、品種改良、技術服務等三方面的功能。
但對于農戶養殖而言,目前毛驢獲利不高,雖然驢皮價格不斷上漲,投資規模養殖的農戶仍然不多,驢皮供應緊張的局面短期內恐難得到緩解。
作為唯一有驢皮進口資質的公司,東阿阿膠通過進口解決驢皮資源緊張的問題曾被市場寄予厚望。
對此,劉忠堂表示,東南亞等地區養的驢出欄量是未知數,從目前來看,驢皮進口數量很少,短期內難以大幅度取代國內驢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